第87部分 (第1/4页)

气魄?望着诸葛亮,我细细的抿了口酒,轻声道:“再怎么议论我如何都是多余的了,孔明你不这样认为吗?”

一句话立刻将诸葛亮从神迷中惊醒过来,也让我和他本显得和谐的气氛变得有一丝凝重。

“不论追随与否,凭我心中所想就不是孔明你所决定的。你既然志在天下,那我就算气魄如何磅礴,才学如何让你敬服”说着,我对诸葛亮微微一笑,“我始终是个胸无大志的人!”

诸葛亮听了我的话默然起来,隔了许久才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综观天下,又有谁是真英雄啊!”不待我开口,诸葛亮接着道:“今日来见先生,本就没有这一层意思,想不到说来说去,说了两句,先生居然又把话引到上面去了!”他哈哈一笑,“先生不要过虑,亮绝对是不会再想说服先生了!”

听着诸葛亮这半带开解,半带激将的话我只是淡淡一笑,喝下杯中的酒,道:“孔明不是还有话要对我说吗?”

一直站在一边的项羽听着一愣,他可是从没听到诸葛亮说有话要对我说。诸葛亮缓缓放下酒杯,叹了口气,目光在竹林处游离,嘴上道:“我来了,寒生兄想必也明白了不少吧!”

我摇了摇头:“没有,若我明白了过来我还问那一句话干什么?寒生虽然不蠢,但也没有聪明到什么都知道的地步。再说你我都是聪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必要掩饰什么啊!”

想不到我会如此说,或者说想不到我会直呈其事,诸葛亮明显的愣了一下,随即便开口道:“看来我若不说个子丑寅卯寒生兄是不会让我走的啦!”

说着他苦笑了一笑,眉头也皱了起来,眼睛盯着竹林的某处,久久没有说话。

“这事说起来还要从十年前说起”做了个叹气的口型,诸葛亮幽然说道,“我尚是少年,虽说不上玩劣但也不喜书本之物。那日得遇左师我记得是年后初八,我正在村口游荡。”

“很简单的我就成了左师的弟子,左师每年只来一次,三年后我从左师口中知道此后我多了一个师弟。”

听着诸葛亮的叙说,我心里皱起了眉,虽说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我不关心的,可照他如此简略的陈述,我想知道的事情只怕也是含糊不清的啊!

似乎是猜到了我的心思,诸葛亮望了我一眼,转而道:“而在我多了个师弟的时候,我亦开始知道左师心中的一些想法了,更确切的说是他开始一点点告诉我了。”

说到这,诸葛亮停了下来,自嘲的笑着,看着我道:“其实前后发生的事情,凭寒生兄的才智应该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我摇了摇头,道:“八九不离十总归是差着啊!自然,这差的一分就待孔明有以教我了!”

默言许久,诸葛亮深深的看了我一眼,才续道:“左师称赞我师弟乃天纵之才,比我尚自胜上三分,加上师弟与我不同,对于左师的话,他从来都是毫不怀疑的相信,因而事情我亦在我师弟之后才知晓。”

听到诸葛亮将话题又扯到他师弟身上去了,我心里暗自皱起了眉。面上也微微冷了下来。诸葛亮显然是觉察到了,话锋一转,道:“先生真是从很久前就”

似乎是并不是想从我这里知道答案,诸葛亮淡然一笑,道:“人寿有百,对于左师的这个说法,亮从来就不曾十分相信;更且在左师的描叙中,此人不仅逆天而活,还兼带紊乱天下,对于大汉的危害是无法用言语叙说的。”

对于诸葛亮转述左慈的话,我除了在心里冷哼之外也做不出其他表情来了。“对于历史上的诸多事件可以说都是因此人而起。对于往昔如何,左师并没有多说,只从高祖说起,直到如今。没有前因必无后果。能有当今汉末之乱,当拜此人前昔之作!”

我再也忍不住冷哼出声来,想不到左慈居然将大汉积弱的原因都算到了我身上来了!

“高祖郁郁而终,非他也,而是他临终知道了他的夙敌西楚霸王并没有自刎于乌江;武帝临终托命,非他也,而是他想到了大汉不久之后的皇朝崩溃;元帝自明妃一事,神经错乱,大汉更是由此事而遭受外敌数十上百年的侵扰,亦非他也!”

默叹着,诸葛亮一边看着我一边细声缓语的说着。我闭上眼,深吸了两口气,道:“人犯了错,不究其根底,而是一昧将过错推到他人身上,这样的男人我深以为耻!我不知道这样的男人何以做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不知道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朝廷何以能让天下百姓过一个太平盛世!”

诸葛亮眉头一挑,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