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我仰了仰下巴,瞟了四下一眼,没有接话,道:“西京长安城怎么能不繁华?南靠终南山,北依渭水,东穿浐水,西临沣水;东西宽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宽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城墙有一丈八尺高;从皇城的朱雀门朝西便有五十四坊”说着,我啧啧摇头不已。

“若不是一直跟着爷,我都要怀疑爷是不是偷着来过长安城啊!”掩嘴葫芦着,文姬笑道,“要不爷怎么这么清楚长安城?”

“那是,那是。”我干笑两声,眼睛四处打量开,“瞧那里聚了些人,我们过去瞧瞧?”

虽然答应了那老者去群贤坊,但悠闲着逛过去也无甚大碍,三女都是无可无不可的点了点头,随我朝前紧走了去。

走到近前,可那围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点,我在外间左右晃着,想看到点什么却什么也没看到。

见到我那猴急却又无奈的样子,三女都忍不住轻声哧笑起来。我转回身,叹了口气,道:“不就是一个摆摊的吗?还是个男人,有什么好看的?”

“爷啊明明想看,可听着是个摆摊的,还是个男人若是个女子在里面,那肯定是要挤进去看个究竟的。”浅浅带着笑的横了我一眼,妺喜走到我身边,不着痕迹的捏了我一下,“好啦,爷,答应了别人我们就去吧!”

“想不到偌大一个长安城居然没有一个懂画的人!”正当我要走时,便听得那围着的人群中发出这样一个喝声,不由得我停下了脚步,扭过头看了去。

只见一人拨开围挡的人群,一脸愤慨,疾步走了出来。那汉子一身淡灰粗布,背上背着一个包裹,一手抓着卷纸,一手还拖着个六七岁的小孩。

那小孩面色干净,一点也没有因为大人生气而受到惊吓,一双明亮的黑眼珠滴溜溜的转动着,四处看个不停。

一看到那小孩,文姬便轻轻的呼了一声,那声音里满是惊讶喜悦,显然是一眼就喜欢上那小孩了。不用回头看,我也知道此刻妺喜和褒姒肯定也是差不多的表情,唯一区别的恐怕就是她们能将那份渴望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罢了!

“这位兄台能将你的画给我看一下吗?”看那男子形貌似西域胡人,我走上两步一抱拳,带着笑道。

那男子停了下来,上下看了我几眼,兀自生着气,也不说话,隔了一会才将手上的卷纸抖落开来。

那画上用色浓厚,一片墨迹铺开,画纸靠左画着个三头六臂的梵僧。

看到那画上的梵僧形态骇人,文姬妺喜褒姒都不禁低呼了一声,显然是想不到这男子会画如此人物。

“看够了没?”男子见我久不做声,意为不耐,也不多话,手一抖,硬生生又将画收了回去。

“就这一幅吗?”直到那男子抬起了脚我才从画中醒过来,忙说道。

那男子再次停下了脚步,扭过头,有些不信的看着我,又隔了好久才缓缓解下背上的包裹,蹲下去,将包裹里面的卷轴一一铺展开。

那其中还有几幅是同那梵僧一样画的是佛家人物,剩下的便是一些人物风景,只是那画上的人物风景都是寥寥几笔,殊不同他画的佛家人物。

“这画可有名字?”细细瞧过,我抬眼看着那男子道。

“这画都是我一路来长安路上随手画的,题什么名?”摇头说着,那男子脸色柔和下来,语气也放缓了下来。

“丹青之妙便在随手之道。”我叹了一句,笑道:“如若不嫌弃便让在下在画上题几个字不妨事吧!”

“你是”那男子皱起了眉,脸色又沉了下来。

我不在意的笑了笑,自然我知道那男子想到了什么,他肯定以为我是西京的某个名人,若在他画上题了几个字,他这些不被人看好的画自然是身价不同了。

“在下姓王名寒生,乃是过往长安的客商。”

“原来是王兄弟。”那男子看到我说了名字而四周仍围着的人没什么不同的反应,随即抱拳道,“既然如此,让王兄弟题几个字又有什么不可?”

“献丑了,说来寒生也只能题一幅画而已。”说着,我挑起了其中一幅马像图。那是一幅荒垠黄沙中,一匹瘦马俯下马颈喝水;马瘦无鬃,水渍似有似无,马便用前蹄拨着的景象。

“笔墨来了。”

正当我还愁没有笔墨的时候,不知是人群中的谁吆喝了一声,而笔墨也传了进来。

“碧海黄沙,西风瘦马兄台一路行来想必看到的也是这番景象啊!”漫声叹着,我也将这八个字落在了画卷上。

“王兄真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