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出京的时候并没有见到安王爷?”借着进屋的时候,韩愈突然问道。

落了座,我点点头,暗道韩愈的警惕,嘴上轻松的道:“我早出了城了,一路上游山赏水,要不是听到安禄山叛变,皇上西迁,恐怕我此时应该在江南一带。”

听我说着,韩愈脸色一暗,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嘴里嘟囔道:“大厦将倾,国之祸害唉!”

若我真是大唐的统治阶级,听了他这八字话语,恐怕当场就要翻脸做难才是,可这话却是真实无比啊!

仰头叹息良久,韩愈神色平静下来,问道:“安王爷此时朝西行可是?”

“自然是找到皇上,与之共进退才是。”说着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可说着这话的同时我心头却是一动,说不定这次便可借着这个机会让江姑娘再次见到李隆基,也算是完成她的一个心愿了!

虽然定下了这个想法,可我自己却有一瞬间的糊涂:我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只是报恩吗?

韩愈低下头,语气微带凄凉,道:“如今能有如此想法的实在是太少了。”一顿之后,他抬头道:“韩某此来便是替皇上打前哨的。”

“皇上已经到了?”我有些惊讶,可再一想,却也只怕如此,韩愈领着兵,大可不必来这客栈求房,直接在外面一扎营便是;按照他的性格,他也不是那种贪图享乐的人。

韩愈脸色郑重,缓缓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这件事情可算隐秘,但望王爷不要透露出去了。”

我点点头亦道:“这是自然。”虽然说寻常百姓能见天子一面,那是天大的荣耀,可如今情况下,只怕是扰乱民心才对!

“韩大人一路陪着皇上西来,可想到什么良策没有?”微一沉吟,我道。

韩愈皱起眉,盯着烛火,隔了半晌才道:“安禄山史思明倍受皇恩却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着实让人气愤!可叹皇上身边此刻竟没有一位可担当重任的将领,虽说兵多却也只能护着皇上安危而已只叹韩某平生自认为聪慧,此刻却如无头苍蝇,除了静等勤王之兵就什么办法也想不出来了,真真辜负了皇上之恩啊!”

我听了心中大不以为然,但又知道在封建制度下,要这些文人在军事上有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还真是难为了他们。

“韩大人不必太焦急,你乃文官,这军中事物不懂也是使然。照我来看,这安史二人得意不了多久!”

韩愈猛一抬眼,看着我的目光闪闪发光,不提防下竟吓了我一跳。“安王爷,这话如何说?”

“安史二人趁我大唐不备之际,起兵而反,粗看架势十足,来势汹汹,我大唐汲汲而危,可有三点,必让韩大人看透此件事。”敲了敲手指,我缓声道。

“还请王爷见教!”韩愈急忙道,身体也朝前微倾,虽然如此,但我仍然听出他语气中的半信半疑。

“其一,他二人不过领一州一府之兵,算来不过二十余万,我大唐兵尚有五十来万,且驻守边疆的士兵还有几十万,从兵数上来说,他赢不了;其二,人心不在他而在我大唐!从我大唐以来,百姓生活乐足,内里百姓少有事伐,他起兵而反无理无德,这天下百姓可不会依附于他,暂降之民也不过是为了免于迫害而已!其三,安史二人面和心不和。二人野心一般无二,此时尚可共同进退,一旦进了长安,这二人必定会因主事之人而兵戎相向”

韩愈细细思索着我的话,不片刻,他的脸色渐渐放宽,一拍腿,高声道:“王爷真乃好见识!经王爷这一提醒,下官倒发现其理由不下十条”神色间隐见激动,待看到我淡然的神色才不由有点尴尬的收敛了表情。

我扑哧一声,忙强忍住了笑。万想不到韩愈这种性格的人居然也会拍马屁,只是他这马屁拍得太过明显,显然不是精通此道之人。

“说得好又如何?”摇着头,我撇开眼神,避开了他的尴尬,“论天下士子,有见识的又何止一二?很多事情看得透却做不来!我身为王爷也不过是一个不管事的人,真要倚靠的,是那些领兵的将军才是!”

韩愈一皱眉,愣了。他自然不是不知道大唐几代皇帝都是在登极之后对自家兄弟的手段,虽然没有了太宗的兄弟相残那般局面,但相距也不远了。虽然安王爷京城内早传着是皇后的兄弟,但也不排除势力坐大的可能,从杨国相就可见一斑,皇上是绝对不会再让其他王爷染指朝政的啦!

“王爷,皇上就在离这里三十里处的地方休息,下官来这里安定好地方就要回去覆命,不若王爷也”想了想,他才依足了礼数对我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