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 (第1/4页)

“他也在竭力收钢材啊,不过渠道比不上我们,手里一大把钱,花都花不出去。”李为民哈哈大笑,“到今天只买了四十多亿的钢,连三十亿都不到。而且价格还要比我们高一截,赚得没有我们多。”

“散伙是不到三十亿,还有各大国营钢厂呢。”黄文斌说。

“全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亿。国营钢厂的出货也是有限的,冀省上下我们都熟,国营钢厂也不例外。”李为民说。

“万一他要在别的地方定了钢呢?”黄文斌问。

“那就先亏一笔运输费。”李为民说。

“这一吨钢材可涨了八百块!”黄文斌说,“运输费没这么多吧。”

“别的地方经济也在发展啊,也要用钢,杨木即使能买,又能买多少?放到冀省的大盘子来,能算什么。”李为民信心十足的说,“我们冀省可是全国最大的产钢省份,单独拉出去,那是能排世界第二的。”

冀省钢材市场的总盘子的确是很大,可是现在很明显已经过度投机脱离市场实际了,如果有什么坏消息的话,很可能会造成恐慌性的下跌,到时候杨木把手里的钢材拿出来砸盘,那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其实现在的钢材产量是足够使用的,价格上涨只是因为囤货而已,如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支撑,只怕是涨到头了。”黄文斌说。

“很快就会有实质性消息了。”李为民说,“今天国务院就要宣布淘汰钢铁产业落后产能。”

“是今天吗?”黄文斌问。

“没错,就是今天。”李为民说,“应该会有电视直播。”他打了一下响指,秘书赶紧把电视打开了。

这是一个八十寸的打电视,其实还没上市,只是商场用来演示技术的,李为民花了好几十万硬是买了来,但还是有些不满,说:“这电视还是太小了一点,听说国外有一百寸的大屏幕电视,要几百万,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那也太贵了,有几百万你不如买个电影播放机建私人电影院。”黄文斌说。

“我办公室不够大啊。”李为民说。

“那就换个办公室!建私人电影院加新办公室还不用这么贵呢。”黄文斌说,石城工业发达,不过地价不算太高,换个大办公室用不了多少钱。当然,要是这一次钢材上涨真的在持续下去,石城肯定会多一大批暴发户,地价也会跟着上升一截。

说话间电视画面已经清晰的呈现了出来,画面上的人比真人还大。虽然已经用了高清信号,可是看起来画面还是很模糊。黄文斌只好后退了好几米,看起来才好了些。信号源的分辨率不行,电视再大也没用,还不如用六十寸的看得舒服。“碧水蓝天是我们大家都渴望的环境,可是在全国各地,有不少小化工小钢铁小造纸企业,无视国家环保法律,拼命排污,造成严重污染,国务院即将组建一个跨部门小组联合整顿。”电视机里主持人正在侃侃而谈。

“你看,这个消息一发布,钢材价格还要涨。”李为民得意的说,“可惜还没打听出来,究竟由哪一个国务委员主持。”

这时候黄文斌的电话响了,他一看号码,就知道期盼已久的情报来了,“喂?”

听完电话,黄文斌叹了一口气,对李为民说,“我得到了消息,杨木真的在外地订购了很多钢材。”

“很多?有多少?”李为民问。

“至少两百亿。”黄文斌说。

“两百亿!这么多?”李为民吓了一跳。

“我们算过,他这一个月来到帐的贷款大约是两百五六十亿,五十亿在冀省本地购买钢材,两百亿拿到外地。”黄文斌说。

“他这下可赚大了。”李为民羡慕妒忌恨,“怎么我就借不到这么多钱呢。”

“老板!”李为民的秘书跑了进来。

“怎么了?”李为民问。

“钢材钢材价格下跌了。”李为民的秘书说。

“什么?哪里下跌了?”李为民问,“我怎么不知道?”

“不是我们这儿,是景山,云城,安武那些地方。”李为民的秘书说。

“那都是韩广的地盘!”李为民说,“不对,现在应该说是杨木的地盘,他的地盘,钢材价格怎么会下跌?”

“他开始出货了。”黄文斌一想就明白了。

“对,他开始出货了,为什么现在要出货?”李为民想不明白,“明明还有好一阵子可以涨的啊。”

“会不会是有问题?”黄文斌说,“杨木在高层的消息比我们灵通!”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