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 (第1/4页)

母子两人说了一通话,又用了一餐饭,乾德帝踌躇满志的离去。吕太后轻声一笑,还是经验不足啊,看来她还真不能清闲下来,还需要为皇帝好好的守着这个江山。

乾德帝一下子就忙了起来,连着一个月都歇息在思政殿。等到先帝落葬这一天,京城大动,有数的人都要亲自恭送先帝的灵柩入皇陵。乾德帝亲自扶棺,朝臣们跟在后面,皇宫嫔妃,众臣家眷,总之该来的都来了。乾德帝在皇陵忙活了两三天,这才回到京城。期间京城都由窦猛守着,并没有出什么篓子。那些不安分的人,全都被乾德帝带到了皇陵,故此即便有心人想趁机生事,也是不可能的。

回到皇宫后,乾德帝先是下旨册封淑妃娘娘为慈圣太后,将宁寿宫作为太后的寝宫。接着又是册封齐氏为皇后,立后大典推迟到年底。将凤藻宫改名为凤仪宫,作为皇后的寝宫。封陆氏为贵妃,赐居瑶华宫,为瑶华宫一宫之主。刘庶妃为德妃,林庶妃为慧妃,罗侧妃则被封为丽嫔,连带柳夫人夏美人都是嫔位。至于温姨娘,乾德帝体谅她跟了这么多年,不过顾忌她的出身,加加上有没有生养,最后给了个贵人品级。至于其他姨娘,如薛姨娘等人,品级上又要比温姨娘低上一等。

至于罗侧妃,以侧妃之品级,加上一双儿女,最终却得了个嫔位,其中内情就耐人寻味了。自有那聪明的看明白了其中关键,很明显乾德帝是不待见罗嫔的。若非她生了一双儿女,怕是连如今的品级都没有。

生为嫔,自然没资格独占一个宫殿。故此罗嫔就被安排在了瑶华宫的偏殿。其实一开始陆瑾娘是不答应的,奈何皇帝下了旨意,陆瑾娘不能公然抗旨,只能将此事吞下。不过后来陆瑾娘又将罗嫔打发到了芊柔苑,那里是瑶华宫最后面,旁边开了一道后门,如此一来,罗嫔要出门,就不用走主殿,直接从后门就可以出去。晚上将主殿宫门一关,那芊柔苑就成了一个死地,根本不会影响到陆瑾娘的生活。至于夏嫔就被安排在了刘德妃的宫殿里,柳夫人则是安排在了林慧妃的宫殿里。大家都学陆瑾娘的做派,将人安排在最后面,宫门一关,眼不见心不烦。大家各自过各自的日子。

宫中诸位主子的名分定了下来后,接着就是皇子皇女。唐方婵作为乾德帝的嫡长女,理所当然被封为大长公主,封号长乐。而唐方妤仅仅只有一个公主的封号,封号为长平。而婷姐儿则被册封为长公主,封号长安。至于乾德帝的胞妹,福昌长公主,则被册封为福昌大长公主。

接下来就是诸位皇子。唐方继被封为忠郡王,唐方纶被封为宁郡王。唐方紞则被封为安秦王,唐方练被封为韩亲王,唐方绪则被封为周亲王。等诸位皇子大婚后,就出宫开衙门建府。至于已故世子唐方纹则被册封为忠义太子。

这番封王,皇帝的心意昭然若揭,显然皇帝对大的两个儿子很不满yi,不然也不会只给郡王的爵位。至于三个小的,如今年岁还小,朝臣们都还没jiē触过这几个皇子,故此大家也不好多做评论。至于已故世子的册封,众人也没有异议,也算是应有之意。

再接着,就是大赏有功之臣,首先就是窦猛,不光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还被赐下爵位,定山侯,取义底定江山之意,可见乾德帝对于窦猛的重视。一时间,窦敏风头无量。无数人羡慕嫉妒恨。能做到窦猛这样的人,可谓是少之又少。先帝的时候受重用,可谓是先帝身边第一信任之人,不然也不会将皇宫大内交到窦猛的手中。结果等到新帝继位,这人又成了新帝心目中第一臣子,这样的殊荣,纵观历史,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先帝时期的老臣这会都夹着尾巴做人,人家窦猛已然成为新朝第一人,所谓人比人得死,果然是真理。

除了窦猛外,其他有功之臣,乾德帝都是不吝赏赐。不过能够得到爵位的,除了窦猛外,也就是另外两个将军。都是在平叛中立下大功的人。另外福乐郡主那里,乾德帝并没有忘记,册封福乐郡主为福乐长公主,高希年也从郡马成了驸马。只可惜福乐长公主并不满yi,她倒是希望乾德帝给她一个大将军坐坐,而不是什么长公主,忒没意思了。至于北安王府,已经是世袭莽替的亲王爵,赏无可赏,正在乾德帝为难的时候,北安王倒是识趣的上了题本,说是年老体衰,没能为皇帝做什么事情,实在是罪过,故此请罪。如此一来,倒是免了乾德帝的为难。

乾德帝满yi的笑笑,难怪北安王府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光是这么识趣,就十分难得。不过乾德帝还是着人赏赐了一些财物下来。北安王世子有些忐忑犹豫,福乐长公主大手一挥,“怕什么,全收下就是。咱们收的心安理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