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页)

至于那龙袍玉玺到底是藏在谁家里,又怎么会无端地神秘出现,又神秘消失,靳昭成父子一死,全部都变成无头公案。就是方有信也只能挠头发呆,他是官见愁,不是神探,最后只能庆幸这玉玺已经送回了皇宫。平洲的阵已破,或许一切都会如同乌云开散,终见青天。

严夫人的死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件意外,不过她的死也算是对这件事情的终结,据说太后也因此怒气攻心,病倒在床。只不过,皇帝至今未有旨意说严恺之何去何从,就连兴勇侯府也是原封不动地派兵把守。

韶华知道,严夫人的死是一种必然,平洲的事也好,与贺太后的秘密也好,她终究不可能安度晚年。如果死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韶华也不会再为她难过,只是让她放心不下的仍旧是严恺之。回到碧梧轩后,韶华一改奔出的癫狂,沉静的模样让凌氏担心了好一会儿,反倒最后还是韶华强颜欢笑地安慰她。

心里知道女儿难过,但也不敢勉强,只能让奶娘把粉团抱到韶华跟前,希望她能为了儿子振作一些。如今所有人也都紧盯着皇帝的圣旨,但他只说了一句厚葬严安氏,待丧后再议。严夫人的丧礼自然不可能大肆操办,没有赐她裹席已是难得,但空荡的灵堂没有一个人敢去吊拜,直到辛茂山和李家出现,紧随安庆侯府之后才有一些人。只不过即使在严夫人的丧礼上,也没人看到严恺之的踪影。

韶华自然不可能会出现在丧礼上,李家和辛家都算是给足面子才去的,否则自家女儿被休哪里还会前去。但是严夫人的灵柩下土的时候,圣旨一并下达,收回严恺之的爵位,将他发配到海亭去。一听说严恺之被发配到海亭,韶华整个人愣了足足一盏茶的时间,她隐约只记得古书上有一句话:“海亭之外,唯有仙山,不见人烟。”大抵是说,从海亭之外就再没有人居住,除非能看到仙山,但是到得了仙山也就回不了人间。

她没见过海,但也知道那是比草原更辽阔的边际,山有神而海无灵,她一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至少他还活着,总会有办法让他回来的。”这是李斯年对她说的话,但韶华分明在李斯年眼里看到心虚,她从没听过被流放的人还能回来。从凌氏那里骗来了他的休书,上面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韶华心中不知道严恺之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的这封休书,可在她看来,每个字都显得极其讽刺。

“夫人,有客。”

初荷急得一脸涨红,跟在弘方身后一路小跑,最终抢在他跟前向韶华汇报。不过话刚说完,弘方的人影已经踏入韶华的屋子。韶华刚安抚了儿子,回头就看到弘方,一时都愣住了。

随后想到自己还身在李家,立刻就板下脸,恶狠狠地对弘方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弘方对她的态度好坏根本没放在心上,自顾就坐到椅子上,连倒茶都是自动自觉,不假他人手。他看着目瞪口呆的丫鬟们,还有咬牙切齿的韶华,裂齿一笑:“你是这么对待你的救命恩人的。”

韶华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厚颜无耻,跑到别人家不说,居然还这么主动,“我根本没让你救,你别指望我会感谢你。”

弘方如愿看到韶华脸上的表情一滞,笑得十分欢畅:“那我要是把严恺之救下来呢?”

韶华咽了咽口水,紧张地看着他,“你有办法?”

弘方耸肩,作出无辜的表情:“没有。”

气得韶华立刻拍桌子,“我这里不欢迎你,你走吧。”她怎么会天真地指望弘方跑到她面前来主动跟她说,他有本事救严恺之,况且他又凭什么要冒险去救严恺之,谁不知道严恺之现在身上背着的罪名是什么,连李家也都无可奈何。

弘方很清楚,跟韶华说话就是要耍无赖,否则就会被她气死,只要你敢拉下脸,她就只有跳脚的份。“这里是李家,又不是兴勇侯府,你欢不欢迎有什么关系。况且我也不是特定来找你,顺道而已。”

韶华瞪着初荷,“那你可以走了,初荷送客。”初荷倒是想听命,可是对方可是世子啊,他既然能这么大摇大摆地进李家,甚至来到韶华面前,想必已经和李家打好关系了。他要是不肯走,难道她还能拽着他离开不成。初荷为难地看了看韶华,又偷偷打量了弘方,看他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初荷更加无奈了。

见初荷这懦弱的样子,韶华真可恨幼菡被她差使出去了,否则幼菡得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