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量衡制度,以及车同轨,书同文诸事,各位爱卿可先回去细思一番,来日再议时,可踊跃发言!”“是,陛下!”群臣拜伏!

**

李斯府中密室!

灯火摇摇,照得李斯原本就有些晦气的脸色更加的铁青,而赵高却仍是一副阴险猥琐的模样!

李斯恨恨的道:“扶苏小儿真是可恶,竟敢在陛下和群臣面前羞辱于我,不除之怎诮我心头之恨!”

赵高闻言“哼”了一声,尖刻的道:“李大人真是痴人说梦,扶苏征战关东,战功显赫,不仅武将归心,文官拥护,就是陛下也倚为臂膀,如何能轻易除之?,”

李斯一时有些语塞,忽的冷笑道:“虽如此,我李斯也必与扶苏小儿誓不两立!赵高人平素足智多谋,不知可有良策?”

赵高摇了摇头道:“扶苏目前圣眷正浓,又是主上长子,非惊天大过,主上绝不会轻易动他,尤其是其手握兵符,‘狼牙,破军’一万五千新军万一暴起,战力可抵十万精兵,就是主上也不得不考虑再三!又谈何容易啊!”

李斯皱了皱眉头,忽的笑了,阴险的道:“赵大人可曾看见今日王绾被主上驳斥之景?”赵高点了点头,忽的一愣道:“你的意思是?”

李斯笑道:“主上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主上了,再难听逆耳忠言,而且变得更加好大喜功,沉于享受,这岂不是我等最好的机会来了!”

赵高顿悟,猥琐的面孔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李大人说的对,以前的主上睿智,勤勉,俭扑,兼听,我等没有什么抓权的机会,如果主上真变得像你这般所说,那么我们只要投其所好,就必会得到重用,而且以扶苏等人自以为是,自命仁义的性格,恐怕也会和主上多有冲突,这时便是我等借刀杀人的机会来了!,”

“哈哈哈!”二人犹似计谋已经得逞似的,发出一阵阴笑!

数日后,秦始皇又召集丞相,国尉等重臣召开国事会议,与会众人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在会议上引经据典或是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尽显自已才能,最后再由始皇做成决策。

议事事顶如下:

第一、有关立国制度:

根据太史令与阴阳家研究的推论,以周火德,故一切以赤色为尊贵,而秦代周德,是以水克火,从其所不胜,因之秦地德性是水,本来秦始皇欲改一年自冬李十月开始,十月一日为首日,但扶苏觉得不妥,这样会搞乱百姓们的时节概念,不利于数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耕种传统,所以劝止之,仍按旧历!

秦皇室衣服,旌旗,旄节,皆以黑色为之,数则以六计算,兵符,六符,法冠皆六寸,车驾长六尺,以六尺为一步,皇帝车鸾用六马。

改黄河为德水,以为水德之说。

天下百姓改称为黔首。

二、有关国家的行政制度。

封建诸侯是以往天下战祸不息的根源,今后不能再蹈覆辙,不再建封自已儿子为诸侯,象征始皇的公正没有偏心,这一点扶苏也没有因为自已的特殊身份加以反对,反而全力赞成,于是在秦始皇和扶苏二位当朝最强力人物的决策下,秦国终决定不再封建!

如今奏国版图东至海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南抵南荒野蛮之地,北据德水为塞,以阴山和辽东为界,所以皇帝治国要能如手之使臂,臂之使指,必需有完美的行政组织。

中央行政组织以皇帝为首,不受法令限制,可随时交议立法或自行立法。

中央政府首脑分为三公及诸卿,三公为——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总领百官奏事,统理地方上计考课,任免中低级官吏,主持朝议。

御史大夫:掌理监察,辅助丞相,又称为副丞相,秦王政为加强对众臣的监管,着重提升了御史大夫的地位和权力,而廷尉则由原本公降为九卿之一!这一点扶苏倒也没有反对!

太尉:主管军政,在军令方面为皇帝兼统帅的参谋长,发兵与将军任命,由皇帝亲自以符节行之。

诸卿为——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禁,并统领在殿中侍卫的诸郎官。

卫尉:掌宫门屯卫兵及宫殿安全。

廷尉:掌刑法,并统率金国郡县亭里尉,形成严密的司法网。

治粟内史:掌国家粮谷财货。

典客:掌安抚及处理归顺蛮夷事务。

宗正:掌皇家宗室事务。

太仆:掌皇室舆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