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风渐渐大了,太阳渐渐地高了,原本波澜壮阔的云海渐浙地消逝!

“生命多美。但又是多么的短暂啊!”始皇喃喃自话道:“也许我不久以后也会像这云海一样消失!”

迷茫的赢政心中狂呼:“再多的努力,再大的成就,过不久就会和这片壮丽的云海一样,飘散得无影无踪!但是,太阳明天会再升起,云海又会有此凝聚出现,而我赢政呢?难道就要永远长埋地下!?我不甘心啊!上帝啊,请对我说话,指示我一条长生之路吧!您的儿子虔诚的向您乞求!”

心中伤感的始皇渐渐感到有些晕眩,毕竟已经是四十岁的人了。连赶了一百多里山地,又在野外露营受了些风寒,竟熬就趴在身前的祭坛上睡着了!

扶苏见状,有些担心,悄悄地解下身后的披风盖在了始皇的身上,但没有叫醒始皇,打算让始皇歇息一会!

而这时的始皇朦朦胧胧中,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清楚他是否真的醒来。他神情恍惚地眺望四周——天上乌云密布,见不到一点星光。四周也是一团黑,仿佛这些重山峻岭只是一幅山水画,在他睡着的时候被人偷走了。

突然,天空闪起雷电,闪电像一条夺银蛇,扭曲着冲上天,雷跟着轰隆隆地响。

他终于身心都有了感应——一种充满骄傲却又自卑的感觉。他自卑,因为和周围宏伟巍峨地群山相比,他显得多孤独,多渺小无力;他骄傲,是由于他知道,眼前和看不到的无限山川大地都是在他的统治之下!”

又突然,他仿佛听到云端有声音说:“我将天下兆民都交给你,托你牧养,你要尽心尽力地照顿他们!”

“我不是己尽心尽力了吗?”他放大声音喊,但怎样也盖不过这个声音的余音。

“你是我的爱子!我的骄子!我借你的手统一宇内!”

“我己经禀承你的旨意做到了!”他自傲地狂喊。

“你是我的爱子!我的骄子!”

云端不断重复这句话,他提出很多问题,天上响着的仍然是这句话,仿佛不是在和他对话,而仅仅限于单方的宣示。最后,声音和雷的余响一样渐行渐远,始皇想把握住机会问他最想问的两个问题,他竭尽全身的力气吼着:“请明示我能代你牧民多久?秦是否能万世不替的传下去?”

“你是我的爱子!我的骄子!”仍旧是这个声音,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最后完全消失。

更突然的,一道眩目的闪电亮起,震耳欲聋的雷声似乎就响在他身边,始皇猛然惊醒!

他不知是昏倒还是又睡着了,也不清楚他自己是否珍珠醒过,他更不请楚到底刚才是梦,还是现在是梦。但他从此相信,他是天之骄子,他不但要管人,而且要管宇内—切生物,甚至是鬼神。

自此,始皇的心态和追求便有所变化,终被奸臣所趁,这一点倒是扶苏没有料到的!

第六章 徐福

祭完泰山之后,始皇离开鲁境,继续东巡,来到了琅琊山。

琅琊山是齐长城的东起点,面对东海,风景起丽,和泰山的巍峨雄伟又有所不同。

始皇登上山顶的琅琊台,此台为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琊时所建,西望群山层叠,青翠欲滴,东观东海,波浪汹涌,浪头如雪。这次站在山顶,他不再是孤独的,而有万千臣属拥戴着,护卫他。尽眼看去,一片锦绣衣袍、鲜明盔甲、旌旗节放,形成了另一处波浪涛涛的旗海。

迎着阵阵带着盐湿气息的海风,他有着君临宇内的意气风发,也有着我欲乘风归去的飘飘欲仙之感。

他转向侍立一旁的琅琊郡守齐鲁说:

“这么好的风景,可是穷目之下,看不到一丝人烟,这真是有点美中不足。”

“原来山下有少数人家,但此处不适耕种,也不合渔捞,所以逐渐迁往营城和即墨去了。”齐鲁躬身回答:“但在越王与践时,琅琊为越首都,人口稠密,琅琊山下,住户人家也多。”

始皇想了想道:“琅弥山景致绝美,土地肥沃,怎么能说不适于居家耕种!?只是人性都喜欢热闹,所以才迁往人多的地方去了吧!但此地不利用,也的确可惜了。齐鲁,朕命令一年内迁三万户于此,这样借此山之灵气,日后想必能形成一个繁华的都市!”

齐鲁闻听吃了一惊:这不是大大的扰民吗!一时有些犹豫。始皇见齐鲁不应,顿时面有怒气,便要发作。

扶苏头脑一晕,心知老爹好大喜功,做事喜欢大手笔的毛病又发作了,忙道:“父王,琅琊山之美在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