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人生至此,已无憾。

李明生瞧着身边笑意淡淡的杨晨,何尝不感慨,前几日获准调阅军方关于杨晨的部分机密资料,这个二十五六岁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令他拍案叫绝。

妖孽。

李明生搜肠刮肚只想到这么个词形容杨晨。

两人各怀心事,走入大会堂,外形宏伟的大会堂,内部分好多个厅,浩浩荡荡的人群穿过一进门的中央大厅,来到国宾会谈厅门前,高挑端庄穿红色长裙的女服务员推开两扇华贵实木门。

“请。。。。”

“请。。。。”

李明生杨晨先后说请,继而并肩往里走。

杨晨跨过厅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副著名的《幽燕金秋图》又名《江山览胜》,经常出现新闻联播画面中。

瑟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开国伟人的一句诗词被题在巨幅画作边缘,点缀连绵的水墨山峦。

几乎被《幽燕金秋图》覆盖的正面墙壁前,十几个单人沙发呈半圆形放置,矮几将它们两两隔开。

杨晨李明生分宾主落座,而后双方随行重要人员陆续入座,做记录的精干男女以及翻译悄然端坐沙发后。

刘凯距杨晨不远。

杨晨瞥见刘凯,微笑点头。

刘凯心尖狂颤,这种场合,杨晨没无视他,搞得他既激动又紧张,见李部长也顺着杨晨的目光望来,不禁胡思乱想,琢磨人生是否就此改变。

会谈双方就正式建交以及可预见的合作,洽谈探讨,彼此间的气氛亲切友好,会谈持续一个半钟头,达成多项共识。

“杨特使,中威建交,你功不可没,必将被两国人民铭记,流芳百世。”李明生言辞真诚,发自肺腑。

“李部长谬赞,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杨晨笑着回应,中威建交符合多方利益,他顺水推舟罢了。

即使没有他的推动,随着崛起的共和国对非洲影响力与日俱增,威斯兰也会做出明智选择,无非晚几年而已。

“杨特使太谦虚了。。。。”李明生爽朗一笑,双手叉一起,放于单人沙发扶手上,侧身凝视杨晨,意味深长道:“总书记已经安排好,后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杨特使。”

“总书记接见,我三生有幸。”杨晨动容道,实则早有心理准备,最高领导人接见外国元首派遣的特使,并不罕见,不过得承认这属于极高的礼遇。

威斯兰,人口数百万的小国,又曾是台湾邦交国,获得这样的礼遇,未必没有杨晨的因数。

会议结束。

李明生为杨晨的威斯兰使团安排了午宴,下午是一系列观光活动,主要让使团里的威斯兰官员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实际上,来自威斯兰的官员们早被深深震撼,有人想起前任国王为金援讨好台湾说的那些豪言壮语,无地自容。

华灯初上,繁忙的一天结束,刘凯走出外交部大楼,迫不及待给小鱼打电“你知道我今天见到谁了?”

“我哪知道呀。。。。”电话那头的小鱼被刘凯没头没脑的问题逗乐。

“我遇到杨晨了!”提及杨晨刘凯就难以遏制心绪的波澜起伏。

“偶遇杨子,不至于激动成这样,前几天咱不是还在一块聊天喝酒,没见你一惊一乍呀。”小鱼不以为然。

“我们部长今天亲自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杨晨,洽谈中威建交,后天下午,总书记也要接见杨晨,杨晨现在的身份是威斯兰特使,武装部队总司令。”刘凯终于把话说到点上。

“什。。。。什么?”小鱼一下变结巴。

“我说,杨晨是威斯兰特使,威斯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刘凯重复,其实电话那头的小鱼刚才已经听清楚,由于太过匪夷所思误以为听错。

“这。。。。。”内心翻江倒海的小鱼不知该说什么。

“这样,你出面约约杨晨,咱们再坐坐,怎么样?”刘凯试探着问小鱼,小鱼沉思许久,答应下来。

第五百六十八章 入中南海(下)

杨晨回到明珠大酒店,安排丰盛晚宴,款待从威斯兰来的官员们,席间,有人眼巴巴问杨晨可不可以在中国多停留一段时间,多走几个城市,以便更好了解悠久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

“当然可以。”杨晨欣然应下,提出请求的人怎么想,这厮心知肚明,很多老外初来乍到,以衡量社会主义朝鲜的眼光审视今天的中国,认为规模庞大繁华的帝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