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部分 (第1/4页)

他完全可以从自己构建的庞大帝国中抽身,换个活法。

“真的?”沈月兴奋问。

杨晨微笑点头,道:“我要换个活法。”

“怎么换?”沈月诧异。

“停下脚步,沉淀自己,轻轻松松享受生活,顺便做点有意义的事儿。”杨晨道出酝酿已久的想法。

沈月恍惚,再恍惚,就好比杀人成雄的狂徒突然说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谁信?

兴许受部队高效执行力影响,杨晨敢想敢做,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陪沈月度过悠哉周末,开始选择商学院,准备读mba。

北京,名牌大学云集,几乎每所名校都有自己的商学院,外加大名鼎鼎的长江商学院,可供选择的余地太大。

杨晨思来想去,舍近求远,选择就读坐落于京郊中关村软件园内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不如长江或北大光华那么如雷贯耳,但在政府和欧洲委员会共同主导下,这所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甩开李嘉诚的长江学院一大截,连续六年稳居亚洲第一,只是太低调。

再者,中欧学风严谨扎实,不像长江学院,男人们纯粹为拓展人脉关系,女人一门心思钓金龟婿,王石田朴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杨晨为沉淀自己,学以致用,乌七八糟的东西,有多远,滚多远,拿定主意,联系小鱼,两人一拍即合,共同报名、考试。

中欧门槛颇高,不是交几十万学费就能混日子的地儿,一千多人考试,层层选拔淘汰最终仅剩一百一十三人。

杨晨小鱼再次成为同窗。

第六百一十八章 国防大学教员

中欧商学院有规定,脱产学生要去上海接受全日制教学,不脱产的,在北京分校就读即可,周六周日上课,课程轻松。

小鱼是北大光华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杨晨也不差,比那些买各种国外假学历粉饰自己的老板总裁强太多。

顺利入学不稀奇。

两人同在国际ceo班,想进入这个班,需精通英语。

报到这天,杨晨小鱼各自缴纳三十九万入学费,后续费用,包括最后半年出国考察费用,至少还得二三十万。

今天报到,下周末开课,杨晨小鱼办完入学手续,走出造型别具一格的大楼,这栋大楼也算中关村标志建筑之一,附近园林绿化做的不错,且紧邻中关村中心湖畔,整体环境尚可。

“我本来想读光华的mba或者长江学院,拓展人脉,结果被你拐到这儿。”小鱼苦笑,担心几十万学费砸出去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受家境影响,从小到大他始终秉承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

杨晨笑道:“人脉。。。。利益之交罢了,中欧连续这么多年稳居亚洲第一,必有它独特之处,我们慢慢体会。”

“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跟着你,我从没吃过亏。”小鱼略带调侃意味的言语夹杂感慨和感激。

杨晨笑着拍拍小鱼肩膀。

两人并肩走下十几级台阶,楼前停车场,豪车扎堆,多是大叔偏爱的车型,譬如奔驰s600、宝马七系、大块头路虎。

停车场边,一些来报到的学员已然开始相互搭讪、试探摸底、闲聊,与这些人相比,杨晨小鱼太年轻,年轻到没谁把两人当回事。

小鱼掏出奥迪a6车钥匙,摁开门锁,杨晨率先坐入副驾驶位,惹得聚一起说话的学员齐刷刷侧目。

交好几十万学费读中欧却开乞丐版a6,属实罕见。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尤其读顶尖商学院,即使条件一般般也必须把自己包装的光鲜耀眼,吸引同学和你认真交往。

成年人的世界就这么现实。

素来节省节约的小鱼不以为然,杨晨愈发无所谓,摸索裤兜里的打火机和烟,想抽一支,突然有人敲车窗玻璃。

杨晨转脸,不禁乐了,敲车窗玻璃的人居然是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区副总裁董凯文,按开车窗玻璃,道:“老董,真巧哇,你这是干嘛?”

“能干嘛,来交钱报到。”董凯文笑呵呵回答。

“呦,莫非咱成同学了?”杨晨颇为意外。

“感情是,我和你冰姐在国际ceo班,你呢?”董凯文问杨晨。

杨晨道:“我和朋友也在国际ceo班。”

“缘分,真是缘分,晚上有时间吗,正好我有几个熟人也读中欧,咱们坐一块儿庆祝庆祝。”董凯文热情提议。

“我朋友老婆怀孕,他得回家,我也有事,咱改天庆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