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 (第1/4页)

韦成鹏谈话,是因为他们被增补进了提拔名单。并且说,这次的动作会很快,公

示都已经进入程序了。

唐小舟确实暗自惊喜,只要处长职务一定,自己就稳了,这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有关提拔处级干部的消息没有进一步明朗,倒是常委会的议题定了,

讨论干部人事问题。被列入讨论名单的,并不是人们猜测的大动作,只是岳衡和

柳泉两个市的部分人以及省里个别人。

岳衡市是因为钟绍基调到雷江市当了书记,常务副市长姚子方升任代市长,

常务副市长没有递补,副市长还少了一个,一直没有增补。此次解决了常务副市

长,同时提名林志国增补副市长。柳泉市,副市长王会庄此前已经被免职,不久

前又被双规,新的副市长人选还没有确定。拟提拔市政府秘书长为副市长,另外

调常林县县委书记为政府秘书长、政府办主任,解决副厅级。除了这两个市动得

稍稍大一点,另外也有两个市小小地调整了一下。省里也进行了一些调整,省委

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以及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也都作了相应

的调整。总体来说,这还只能算是微调,涉及的干部只不过二三十名。

常委会开会讨论的时候,唐小舟不够格参加,甚至连列席身份都不够,可散

会不久,他已经知道了消息,好几个人打电话将常委会的情况告诉他了。

常委会开会讨论人事问题。每一个细节。都极其重要。一般来说。拟提拔的

人以及拟提拔的职位,办公厅事前已经发给了每个常委,大家心中都有数。但这

还只是拟提拔,而不是最后的提拔命令,能否提拔,必须常委会通过并且下文之

后,才能生效。常委会怎么通过,学问就大了。如果由组织部笼而统之地将拟提

拔名单念一遍,然后由常委们发表意见,通常情况下,因为拟提拔的人多,需要

谈的话题以及人也多,很难谈得深入和透彻,结果除了极个别人,列入名单者,

基本上都能通过。如果不是笼而统之地念名单,而是一个一个地议,因为是一人

一议一事一议,每个常委都有机会发表意见,情况就极其微妙了。

第十二卷 权力责任田的毒蘑菇 权力责任田的毒蘑菇17

早在高中时,陈运达和彭清源就是同班同学,一个当班长,一个当团支部书

记。后来上山下乡运动开始,陈运达因为是独子,留县招工,进工厂当了一名搬

运工。彭清源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他是家里的老三,两个哥哥已经参加工作,他

别无选择地去了农村。一年半后,彭清源进了区团委,转干了。后来知青回城,

回去的也只是当工人,彭清却是干部,自然留下来了。从区团委到乡政府,又

从乡政府到县政府。到县政府的第二年,陈运达也进了县政府,两人几乎同时当

上了副县长。陈运达这个副县长,绝对是干出来的,或者说,是当搬运工搬出来

的。当时,即使是干搬运工,也要从学徒做起,而学徒必须三年时间。陈运达仅

仅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当上了省劳动模范,班组长。第二年,还在学徒期,就已

经当了副队长。三年学徒刚满,就当了队长。据说,陈运达参加省劳模大会的时

候,当时的省委书记指名将陈运达叫上了主席台,又当着全体代表的面,亲自解

开了陈运达的上衣,露出了双肩。陈运达的双肩竟然各有一块像垫肩一样的茧子

,硬是杠重物杠出来的。

尽管是同学,毕竟同场为官,彼此的关系,自然就变得微妙起来。此后十几

年间,两人你追我赶,今天你跑在前面,明天我又超过了。直到几年前,两人同

时竞争常务副省长的时候,彼此间的距离才真正拉开。

现在,彭清源说了一个但是,陈运达便意识到事情可能要坏,彭清源很可能

就林志国的任命问题和自己唱反调。他为了扭转局面,打断了彭清源的话,说,

清源同志的话我有点不是太理解,怎么会给省委造成被动和误解?

彭清源早已经深思熟虑。他说,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柳泉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