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曹满江承认自己谋杀了王会庄,却对其他罪行一概否认。专案组无法查下去

,只好写了结案报告,递给省委。

唐小舟知道赵德良关心这两起案子,有意将两份报告摆在最上面。好多天过

去了,赵德良那里没有任何消息。不仅没有消息,甚至有一次,他听到陈运达问

起此事。

陈运达说,德良同志,有关王会庄和曹满江的案子,下面有很多议论。

赵德良问,是吗?都有些什么议论?

陈运达说,有人说,之所以迟迟没有结果,是因为很多人在替他们活动。这

两个案子,不宜再施呀,施下去,对安定团结不利。马上过春节了,这个时候,

千万不能出事呀。

赵德良说,案子的事,我们就不要插手了吧由具体的办案部门自己解决好

了。

他的话虽然这样说,两份报告压在他那里不签字,具体办案部门,怎么解决

唐小舟暗暗琢磨赵德良的想法,渐渐有些心得。

赵德良之所以不批示,可能有两种心理,一是不甘心,二是要留有后着,伺

机而动。

王会庄案,表面上与曹满江没有关系。就算曹满江说的理由成立,也只是读

职,最多是纪律或者行政处分,够不上刊罚,即使够得上,估计也是一个缓刊。

这起谋杀案的背后,肯定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囚。复杂的原因是什么?目前可知的

线索是,曹满江的老婆和柳泉市市委书记叶万昌的老婆是表姐妹,两家虽然并没

有太多表面上的来往,可调查后发现,两家非常亲密。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王

会庄案可能牵连叶万昌,而叶万昌为了保住自己,指使曹满江将王会庄杀人灭口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王会庄如果坦白的话,会揭出一个惊天大黑幕,这个

黑幕就是柳泉市买官卖官。民间传说,在柳泉市,所有官位都是明码实价,只要

你出得起钱,就能买得到。而这个买官卖官的总经理,就是叶万昌。叶万昌之所

以如此胆大妄为,是因为他这个总经理背后,还有一个董事长。这个董事长,便

是陈运达。

赵德良不甘心,自然是因为此案未能更进一步开黑幕,哪怕是将黑幕的一

角掀开,都是一大胜利。

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柳泉市真的如市井所说,所有的官帽全部标价出售,

这样的黑幕,却是不能完全揭开的。毕竟,他赵德良是省委书记嘛,他如果将柳

泉市官场一窝端了,或许可以落下个铁面无私的美名。可这美名,无助于他在江

南省开展工作,整个江南省官场,很可能因为他的这项美名,对他敬而远之。除

非他有能力有办法将整个江南省官场一窝端了,否则,他将在这里无法立足。

从这种意义上说,公安厅以及纪委要求对这两起案件结案,是有其道理的。

陈运达说,与此相关的议论太多,对稳定不利,最好是快点有个结果,同样是有

道理的。权力并不在乎真相,也不在乎结果,权力仅仅只在乎权力的平衡。

赵德良为什么迟迟不批复呢?真的囚为年底事太多太忙,顾不过来?

唐小舟并不认为如此。他觉得,赵德良其实也清廷,这两起案子,只能如此

结案,但是,他将结案的时间尽量往后施,对某些人来说,也是一种威慑

梅尚玲再一次打唐小舟的电话问起此事时,唐小舟说,年底太忙了,还没顾

上口巴。

梅尚玲说,可是,眼看要过春节了,专案组怎么办?撤还是不撤?

唐小舟自作了一次主张,对梅尚玲说,我建议你别撤。不光不撤,还要趁着

春节期间搞点响动出来。比如抓一抓廉政建设宣传什么的。

至于赵世伦的事,唐小舟终于抓到了一个机会。

晚上,赵德良出席老干局组织的迎春茶会。茶会名义上是老干局组织,实际

是办公厅张罗。茶会分两个部分,下午是部分老同志的茶会,晚上是酒会。有些

老同志,人虽然退下来了,参政议政的热情却很高涨,平常,他们没什么机会见

到省委书记,现在省委书记坐在他们面前,他们终于捞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