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1/4页)

出,好像是有意而为之似的,让领导觉得不自在。你还不能站得离车门太近,如

果太近,领导下车的时候,你怎么办?上去搀扶领导?一会显得太馅媚,二会让

领导觉得,你是不是在暗示领导上了年纪,连下车都不稳了?如果不搀领导,你

又站得近,领导还没有完全落到地面,就得和你握手,领导既要考虑最后一步跨

下车门,又要考虑和你握手,很容易手忙脚乱,甚至可能一个不留神,脚下踏空

出洋相。因此,与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完全必要的。领导下车后,恰好向前

半步,而迎接者,则向前一步。

唐小舟是紧跟着赵德良下车的,他必须小心地注意赵德良的动作,任何细节

,他都必须高度警觉。当然,赵德良年畜力强,不像有些老年领导,脚步已经不

稳。赵德良一个健步下了汽车,又向前迈动半步,吉戎菲恰好迎上来。

两人握手,赵德良说,戎菲书记,你看上去精神不错呀。

吉戎菲说,那是肯定的,知道赵书记来视察,我激动嘛。

赵德良笑了,指着吉戎菲说,你这个戎菲呀,就你会说话。

吉戎菲向侧面让了一步,将自己身后的人让出来,同时说,我说的是实话,

不光我激动,东涟市班子都激动,不信,你问问孟市长。

赵德良再次向前半步,孟小波向前跨出一大步,两人的手便握在了一起。赵

德良伸出的是右手,孟小波则是双手与之相握,口里说,赵书记,一路辛苦了。

赵德良说,我坐在车上,辛苦什么?这么大的风,你们站在这里才辛苦。

赵德良和孟小波握手的时候,吉戎菲向唐小舟使了个眼色,算是和他打过招

呼,又迎向后面下车的马昭武等人,一一和他们握手,并且说上几句话。

赵德良与东涟市的领导一一握手,并且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领导与人握手十分讲究,有些人握得很热情,每握一个,都要叫出人家的名

字,并且说上一两句话,哪怕是一两句废话,也会让被握的人心存激动,觉得自

己在领导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些领导,与人握手的时候,自己的手只

是稍稍向前伸出,不全部张开手掌,手指甚至是弯着的,你只能握住他的几只手

指。这种领导,往往让人觉得高高在上,目空一切。当然,领导握手也存在一个

见人打发的问题。和人握手的时候,用什么姿式以及握多长时间,都是有学问的

。或者说,握手也是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握手,可以传递很多需要传递的信息。

和所有成员握过手,吉戎菲及时出现在赵德良面前,在赵德良前面半步的地

方,侧着身子向前走。赵德良在前,马昭武在后,唐小舟跟在两人的侧后面,孟

小波等人便围成一个半圆,拥着他们向前走,他们的后面,是省里或者市里的其

他相关人员。

进入会议室,赵德良被请到了椭圆形办公桌的顶端坐下来,他的身后,是党

旗和国旗。赵德良一坐下,其他人,便依次而坐。省里来的人,坐在左边,市里

的人坐在右边。左边领头的,自然是马昭武,然后是文舒,再排下来,是组织部

的几位处长。右边吉戎菲坐在第一位,依次是孟小波、姜云凯、刘兴林等人。省

电视台和日报社都有记者来,他们没有国定的席位。电视台在会场中架起了摄像

机,报社记者徐稚宫则拿着照相机四处走动,寻找最好的拍摄角度。

徐稚宫现在也成资深记者了,只要是省委的相关采访,通常都是她出面。

圈内人心里都清廷,徐稚宫之所以能够成为资深记者,并不在于她有多么高

的写作能力,而在于她和唐小舟的关系深厚,唐小舟时时处处关照她提携她。徐

稚宫自己心里有数,仅凭她的能力,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得到这一切,那是完

全不可能的。对于唐小舟,除了男女之间的情爱之外,她更加进了许多感激。让

唐小舟感到轻松的是,她对彼此的感情定位很准确,从来没有想过要向前再走一

步。

唐小舟倒是有些担心,谷瑞丹和翁秋水的事闹得尽人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