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料。省政府搬来之后,他所在的清御泉居成了抢手楼盘,房价领涨于全市,最抢

手的是小区内门面房,临街一楼的门面,售价已经超过了一万二。小区里面不临

街的门面,也涨到了八千,普遍比售价高出百分之七十。住宅涨幅小一些,均价

也已经达到了四千七。当初,唐小舟买下四千多平米的住宅和面,按揭余款,

高达一千二百万,加上五百五十万的银行贷款,负债近一千八百余万。手里没有

了钱,付不起按揭款,只好拖着。

他原以为,要抛出近两千平米的铺面和住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快一点需

要三四个月,慢一点说不准要一年。可他没想到,铺面一放盘,差不多便是哄抢

局面,如果不是唐小雨舍不得几个临街铺面,早就已经抢光了。住宅的悄售情况

不如铺面,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计。如此强劲的购买力,只能说明一个问

题,房价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当然,也说明新市政府这一带确实是黄金宝地,

看好的人很多。他甚至有些后悔,不知自己是不是卖错了。可毕竟房子已经卖了

,后悔也没用。

唐小雨告诉哥哥,按现在的势头,估计再有半个月时间,这件工作就可以完

成。相反,房屋出租的情况不是太理想,主要是地点较偏,价格起不来,太低了

,她不想出手,想捂在手里,看一段时间再说。

唐小舟想,办理贷款手续需要一段时间,这件事看来要提前着手准备。他给

一位银行行长打电话,当然不能约他吃饭,只能约在一起喝茶。

两人一见面,行长就说,老弟是大忙人,今天约我,肯定有什么事吧。

唐小舟也不客气,何况,他也没有时间客气,说不定刚坐下来,立即就要走

人,不抓紧时间把该谈的事谈完,搞不好连说出的机会都没有。他说,知我者,

大哥也。既然如此,我也不转弯抹角了,我想贷款。

行长也不绕弯子,问,有抵押没有?

唐小舟说,有,商品房,还有三个临街的铺面。

行长问,房子在哪里?

唐小舟说,在省政府对面的清御泉居。有大约二千平米。

听出唐小舟报出这个数,行长便知道,他贷款的数目一定不小,便问,你想

贷多少?

唐小舟说,二千万。

行长说,三间#1面,总面积在九十平米左右,市值大约一百万。清御泉居的

住宅,均价只有四千五上下,二千平米,市值不到一千万。两项加起来,勉}r算

是一千万。

唐小舟说,对。多出的一千万,需要你老兄周全一下。

行长说,现在总行对贷款额度控制很严,一次拿到二千万,有相当难度,我

本人也没有这样的权力。我看是不是这样,你把这些房产拆开,每笔不超过一百

万,这样就好操作一些。如果两千万贷不到,一千五百万,行不行?

唐小舟说,具体怎么操作,我让我妹妹唐小雨找你联络。

行长说,好,我指定信贷部主任和她对接。

剩下来的事,全部由唐小雨出面,每拿到一笔贷款,便直接打进黎兆林给的

账号,这些钱,很快就变成了股票。偶尔,唐小舟会关注一下股票行情,发现行

情并不是太好,前一阵冲得太猛了,现在一直都在震荡。他有些担心,便给黎兆

平打电话。黎兆平说,你急什么?现在震荡,你正好进嘛。如果拉高了,你进什

么?那不是找死?

忙了十几天,唐小舟并没有兑现对唐小枚的承诺。唐小枚知道打电话他不会

接,每天给他发4a信,约他见面。唐小舟已经有预感,这个女孩和其他几个全然

不同,她的目标非常明确,需要很快获得利益。若是以炒股来形容这些人的话,

孔思勤是在做长线,徐稚宫是在做中线,冷稚馨有些余钱,买进股票就不管了,

当是存钱,既可以认为是投资,也可以认为是好玩,唐小枚和邝京萍一样,是在

炒短线。既然是在炒短线,肯定就得时刻盯着,一旦获利,就要及时了结。

一直到月底,唐小舟才告诉唐小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