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 (第1/4页)

良这样单独相处的机会,可惜这样的机会,很难找到。每天晨练倒是单独在一起

,可那时不适合讲话,乘车时,也在一起,那时更适合谈一些工作上的事。

赵德良说,你跟在我身边,有三年了吧?

唐小舟说,过完这个月,就满三年。

赵德良说,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才一转眼,三年了。怎么样?这三年,是

不是觉得很委屈,很浪费?

唐小舟说,一点都不。我的感觉恰恰相反,我觉得非常充实,跟在你身边,

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我前三十年学到的都多。

赵德良转过头,看了他一眼,问,没有说假话?

唐小舟说,这三年的心得体会,我和兆平交流最多,他全知道。

赵德良说,那我再留你三年,怎么样?

这一瞬间,唐小舟犹疑了。他确实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自己已经三十八岁

,如果能往上走一走,在全省,虽不算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大概也可以算次年

轻再次年轻。相反,如果再留三年,四十一岁,再解决副厅,大概就是年龄较大

的新任副厅级了,年龄上已经没有丝毫优势可言。

官场有一个乘班车概念,每个身在官场的人,就像挤在一个漫长的旅途中,

永远都是周而复始地排队等车,上车,然后赶到下一站去排队等车。唐小舟很清

廷,自己在第一站等车等得太久,大量的时间磋跄在起点的等待。总算运气不错

,漫长的苦等后,等到了一架直升机。但即使如此,到底在哪一站能够赶到别人

的前面,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身边有很多人曾经聊起,希望他向赵德良提一提。

他也想提,可实在说不出口。

有一次,和黎兆平谈起此事。黎兆平说,你应该直接说,不用担心。不说什

么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种套话,赵德良也是从底层上来的,这么多年

的经历,让他早已经洞悉了人生洞悉了官场,他能理解任何一个想往上升的人。

唐小舟认同这种说法,可伸手要官,他真的是开不了口。

另一次,吉戎菲也和他谈起此事。吉戎菲曾说,要不,我找个机会,向赵书

记建议一下?唐小舟开始心头暗喜,仔细考虑了一番,觉得不妥。这事如果由旁

人提出来,赵德良可能会有想法,哪怕提出此事的人是组织部长。进一步深入交

谈,吉戎菲问唐小舟,赵书记平常有没有表达过这类意思?唐小舟说,赵书记可

能觉得我年龄还小。

有一次,唐小舟和吉戎菲聊天的时候,吉戎菲仔细将他打量了几十秒钟,然

后指了指他的头发,问,是不是染过?

唐小舟说,是啊。我家可能有遗传,我妈很年轻时,头发就全白了。我现在

也是很多白发头。

吉戎菲摆了摆那只手指头,说,以后不要染了。

唐小舟恍然大悟,他染头发,是希望别人觉得他比较年轻。人的心理就是如

此吧,很年轻的时候留胡子,希望别人觉得自己老成。等有了白发,又怕别人觉

得你老了,将头发染黑。然而,三十几岁的年纪,或许只是在女人眼里你老了,

在官员的眼里,你正当其时呢。唐小舟这才意识到,在官场之上,任何一件小事

,都具有特别的符号意义,小到染发,梳头、穿衣等等。

那一瞬间,唐小舟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但这无数念头,仅仅用了不到一秒

钟。他回答说,好哇,我真希望一直跟在你身边。说过之后,他的脸上有点发烧

。他并没有说假话,确实愿意一直跟在赵德良身边,赵德良身上,值得他学的东

西太多了。同时,他也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政治生命。还有一点,赵德良太敏锐

了,唐小舟相信,自己的迟疑,一定无法逃过赵德良的法眼。

果然。赵德良说。这次不是真心话。

唐小舟说,话是真心话,但如果说,我没有一些别的想法,那肯定是假的。

赵德良停下脚步,问,左右为难

唐小舟真诚地说,是。

赵德良说,那我提个解决办法,你考虑一下。

唐小舟没有说话,等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