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孙志华拿起面前的电话,让人把作家们请到会议室。相关人员把作家们安顿

好以后,过来请孙志华和唐小舟。俩人一起走到门口,孙志华要请唐小舟先进去

,唐小舟让孙志华,推让了一番,还是唐小舟领先走进去。

唐小舟刚出现,立即有很多人主动和他打招呼。他放眼望去,还真有不少老

朋友。他以前和这些文化圈内人交往还算多,即使没有私谊特别深厚的,见了面

,还是称兄道弟。文人嘛,就是这样,能够彼此尊重,已经非常不易,让他敬服

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后来他当了秘书,进入官场,和这些文化人仍然保持联

络,只是相聚的机会少了。

唐小舟坐下来,对作家君卓说,君卓,你的《官场秘签》很畅悄啊,听说卖

到了二十万册?什么时候送我一套?

君卓是本省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新作《官场秘签》,从官场签字

的讲究入手,将大量实际案例,引入小说中,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官员的签字,

非常讲究,既讲究形式,也讲究内容,表面上看去,就那么几个字或者几行字,

认真研究,奥妙无穷。如果从形式看,官场签字有两个阶段,一是不同笔阶段,

二是签字笔阶段。早期没有签字笔,官员的办公桌上摆了很多笔,钢笔、铅笔、

毛笔等等,不同的笔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后来统一用签字笔,其他笔,少人用。

于是,有人开始讲究签字的排法以及标点符号的应用。但这一类方法,并不一定

适用于所有官员,只是某些官员和秘书之间的默契或者约定。实际上,更多的官

员,考虑的还是措词,一份文件签下来,措词会让下面办事的官员斟酌再三。

唐小舟接触过诸多相关案例。比如当初公安厅办孟庆西案子,想摆脱政法委

的影响,将案子从政法委拿回公安厅。赵德良不好越过政法委直接指挥公安厅,

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打一个报告,报送政法委,抄送省委。报送和抄送同时到

达,赵德良便在抄送件上签了字。事后政法委有意见,找赵德良交涉,赵德良只

好说,这是我理解错误,既然我已经签了字,先只能这样了,过段时间再考虑吧

。赵德良什么样的理解错误?他没有解释,你总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纠缠赵

德良是否越权吧?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尹越和蓝智蒙身上。当时的两府建设,由尹越担任副指

挥长,实际上,陈运达的指挥长只是挂名,基本不管事,所有一切事务,均由尹

越负责。两府工程的绿化,由蓝智蒙中标,原因是他们出价最低,委院和府院各

两千万。当时就有人说,这个有问题,两院工程的绿化要求很高,两千万绝对不

够用。后来,两院工程烂尾,成了胡子工程,绿化工程实际一分钱都还没有投入

,却打报告称,前期投入巨大,由于主体工程未能按期完工,受施工影响,前期

栽种的树木草皮等,无法维护,全部损失。又因物价上涨等因素,请市政府追加

投资。报告送到陈运达那里,他批了四个字,请尹酌处。尹越怎么理解省长的意

思宁不同意宁那他千嘛不直接说明宁显然话里还有别的意思。同意宁可他又为什

么不写同意夕尹越要的就是这个酌处,大笔一挥,各追加了一千万。尹越出事后

,大家明白了,陈运达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又怕背责任,才有这个酌处。尹

越因为酌处了二千万,因而多了一项罪名,陈运达却一点影响都没有。

君卓的新书,写的就是这类微妙关系,因而一纸风行,在官场中广为传阅。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五卷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111章

二号首长第三部 第111章

唐小舟的话音刚落,君卓说话了。他说,小舟啊,你是不知道,我的书发了

二十万是不错,可盗版发了多少,你知道吗 ?据出版社估计,可能三十万了。一

些读者寄给我的盗版样本,已经达到了十多种。连读者都能分辨的盗版书,我们

的文化管理部门分辨不出来?我不相信。我们的市场,真的是自由市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