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太妃娘娘如今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非执着那个皇位?”梨花道。

桑梓看着水墨,“我想,这个中缘由,她比我们都清楚。”

水墨福了福身,“当年太妃还是贤贵妃,我们太后是良贵妃。一品妃分贤良淑德,虽都是一品,还有些许区别。贤贵妃娘娘诞于懿亲王爷,我们太后诞于当今圣上。都说母以子贵,按理说懿亲王是当仁不让的王者。只先帝当时独宠昌平公主,几欲立其为储君。”

“女子为君,当真难得。”桑梓笑道。

水墨似乎很是崇敬昌平公主,“这也没得什么。夏朝头几位皇帝就有两位女皇。加之昌平公主当真乃女中豪杰,不光精通古往今来史料,亦能做得好文章,更是对朝政之事颇为擅长。骑马射箭,领军带兵,没有她做不来的。这也是先帝青眼相看的原因。”

“当时的贤贵妃和我们太后深感储位不保,便抱成团,打算悉心教育儿子,好抢一抢公主的恩宠。孰料昌平公主格外看重我们当今圣上,曾说过弟弟有人中龙之相。我们圣上也确是才华横溢、见解独到的,再加上又是长子,先帝驾崩前留下遗旨,立其为君。”

别的且不说,桑梓完全无法想象如今的色皇帝,整日醉心玩乐,不问政事的皇子,先帝能够另眼相看?除非当时太能装相。

“许是这样,太妃娘娘心里总有道过不去的坎儿。子未封王拜侯前,子以母贵,按理说这个皇位该由懿亲王坐,结果却”

到这里,水墨算是说明白太后同太妃之间的纠葛。桑梓现在想的是,她自己在其中是个什么身份,绝不仅仅是个淑仪县主这么简单

正文 第65章 出嫁

那么让她等着;她便等着。顶着县主这个身份;至少不是原先的奴婢,能任人捏死就捏死的。

想得开;吃得香;睡得着。就是桑梓在宫中的状态。

人人都道这县主是个傻的,不懂宫闱复杂;竟能好好吃饭;什么也不做。宫女们闲来无事打牙祭;自然不敢说太妃什么。

这些闲话;落在桑梓耳中;她一笑而过。宫中她也有细作;虽然得益于秦柳氏,不过也听她的话,很是忠心。

身为待罪之人,桑梓不能面见太后,每次说起此事,太妃总是软绵绵的打回去,大意就是她不宜到处走,等还了清白再侍奉不迟。

这种托辞桑梓明白,不过是软禁了她,甚至是软禁了太后。看起来懿亲王果真不太好,不然太妃不会这般急进。

儿子身子骨不好,万一皇位还没坐呢,便撒手人寰,太妃非得怄死不可。

自此,桑梓算是彻底断了外界消息。整日里悠哉赏花、刺绣,闲了瞧梨花和水墨翻土除草。

就这么过了十几日,直到院门被侍卫打开,呼啦啦进来一批宫女、太监。

阳光太强,桑梓刚从屋内走出,一直难以适应,眯着眼瞅为首那个明艳照人的女子。

菱妃淡妆素裹,倾髻斜斜坠在一边,配着金步摇,并未过多装饰,衣裳也是最平常的宫装锦衣,依旧国色天香,美若天仙。

见着她,桑梓的一颗心算是放下了。她能进宁颌宫,也就代表自己没什么大事了。只是,死胎及香囊的事,又是怎么解决的?

“菱妃娘娘,许久不见。”桑梓意有所指。

菱妃精神很好,气色也不错,她用镶钻的护甲挑起桑梓的鬓发,理了理,轻声道:“不许闹。”

桑梓莫名其妙的看她。菱妃迅速回到位置上,一挥手,捧着懿旨的小太监恭敬的站在正中,打开懿旨,大声宣读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淑仪县主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懿亲王子嗣凋敝,当择贤女与配。值淑仪县主待宇闺中,特晋封为淑仪郡君,许配懿亲王为侧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钦此”

菱妃见桑梓不说话,示意太监将懿旨递过去,好言相劝道:“懿亲王虽说比你大个些许,但人是极好的。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菱妃没说出口。桑梓却懂得,更何况太后需要她嫁进王府。太妃今次没能发难,还在积蓄实力,王府中又难入细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她嫁入王府。

其实桑梓早就想过要用这个法子,却只和裴清提过,并未和他人多说。太后当真贴心,怕她是个女儿家羞涩,径直替她做了主。

突然有些寒心,是太巧了么?她和太后竟想到一块儿去了。

菱妃让她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