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天下政道》

作者:浮沉

作品相关

中秋前夕的祝语

在中秋前夕,浮沉又开了新书,在此先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书友们,提前祝大家阖家快乐、美美满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稳稳当当的走未来的人生大路!

多的话不说了,浮沉要朋友们一往既往的支持,是的,一往既往!

中秋快乐!!!

发新书更快乐!!!

从今天开始,兄弟们陪浮沉一起快乐吧!这是茶余饭后的消遣,是诸位工作之余的乐趣,也许浮沉不能叫所有书友满意,但浮沉会尽最大的努力写好这本书!!!

再一次谢谢支持浮沉走到今天的书友朋友们、作者朋友们、编辑朋友们!!!

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家团圆乐无边,过了这一天,我们携手都赚钱!!!

国家五五计划至十五计划

1976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总是和这几件大事联系在一起――周恩来、朱德、毛主席等革命伟人的相继逝世,唐山大地震发生,中国宣布粉碎“四人帮”,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对于这一年里经历了大悲大喜的中国人来说,他们期待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因此,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恢复和调整成为“五五”计划实施的主线。

“计划赶不上变化”。“五五”计划实施期间,跨越了由“特殊时期”至粉碎“四人帮”及拨乱反正的重大历史转折,致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亦随之变化。其制定开始于1974年,没有独立的文本,包含在《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之中。此纲要直至1977年12月才被下发,“五五”时期缩水仅剩3年。

“五五”计划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经济建设处于恢复发展时期。1978年前后的“新跃进”,使国民经济结构失调、效益低下。

粉碎“四人帮”以后,由于没有及时总结纠正“左”倾错误,在经济工作上继续推进冒进方针,不顾国情国力,强行要求“大干快上”、“革命加拼命”的老毛病又卷土重来。

在工业上的“新跃进”则表现得更为激进。1977年4月至5月,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先后在大庆和北京举行。华国锋提出,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至少要有1/3的企业要办成大庆式企业,并且表示:“石油光有一个大庆不行,要有十来个大庆。”1977年9月,他又召集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负责人研究加快经济建设速度问题,并且在会上批评国家计委提出的工业增长速度“太保守”,强调“要比原来的设想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第二阶段,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民经济处于全面调整时期,“五五”计划指标相应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980年年底,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开始改善,生产和建设也取得较大发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确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会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法和思想方法,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由此而来的是开始于1979的经济调整期,直到1981年基本完成调整任务,国民经济才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五五”计划执行情况来看,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但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新八字方针),并从这一年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喇叭裤和邓丽君的歌声,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如果说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是一场“听觉的革命”,那么形状颇有些怪异的喇叭裤就是一场“视觉的革命”。国门一点点打开,不同的观念、思想开始激荡。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不可逆转。这一道道开放之初的生活冲击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