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jī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jiāo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yīn阳**。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罗天闻言,心中已然有了几分明悟,不等鸿钧道祖再次开口,他便已经率先开口出声,说道:“盘古大神既开天地乾坤,分劈清浊yīn阳,终于演化出了这茫茫天地,随着洪荒世界的逐渐演进,才出现了这漫天的神佛仙妖,神佛仙妖长生于世,脱出六道轮回之外,已经违反了万物枯荣的循环定律,如此长久,天地jīng气为之占据,煞气、因果凝聚越发严重,于是便有了天地之间的一次次大劫,无数的仙神陨落,将天地之jīng气重新归还于天地。”

“但是,随着日积月累,总有一些修为高到了极处的神佛仙妖脱身之大劫之外,法力越发深厚,近乎于不死不灭,天地之间的因果终究还是得不到肆放,所以便出现了这一次的无量量劫不知我所言可对?”

鸿钧道祖淡然出声,道:“对但也不对”

罗天微微一笑,似乎对此不可置否,问道:“不知我如今是该称呼你为鸿钧道祖,还是盘古大神?”

当下,手中的磨世盘之上,凭空波动起一股股莫名的恐怖力量,瞬息之间,便已经扩散开来,整个紫霄宫仿佛都为之一阵震颤,偌大个混沌虚空,一时之间,似乎都在晃动不休,耀眼的神光斗shè肆意。

须臾之后,耀眼的神光收敛,但见紫霄宫的所在,已经是完全的变了一个模样,与先前哪里还有半分的相似之处。

但见盘古大殿,建在青石砌起的高台上,围以汉白yù栏杆,占地一田三分,台阶十八级,为十八层地狱之说,殿高三丈六尺,象征三百六十周天,飞檐椽子一百零八根,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而布,从庙的前后左右四方数,每天才椽二十八根。每根椽头吊铜铃一枚,照工、商、角、征、羽五音而置,有“微风摇铃天动乐”之美誉。殿顶黄瓦有“光洒殿顶地生辉”之称。四条斜脊置彩龙、凤、狮子、河马等动物,形神各有千秋,壁绘yù宇琼阁,若yīn若现于云雾之中四角拱斗悬挑,若雏燕临空,似天宫琼阁坠落凡尘,常呈腾反之势。

殿内,盘古坐像,高一丈零八寸(为盘古万八千岁之说),铁质涂金,额角披叶(项叶十片为天干,腰围十二片为地支)手托日月。龙眉虎目,皂白分明,隆准海口,大耳有轮,望之俨然,细瞻,既传开拓者之神威,又现祥慈之淑气。胸阔能容天地,rǔ丰润育生灵,可谓形神尽善,妙绝尘寰。

殿前,合欢树两株,干粗盈围。花期朵朵朱樱映日,新叶如葱,昼展夜合。殿后悬钟古槐枝繁叶茂。三大殿两侧为参天松柏,参差碑林占据。

罗天拍手大笑道:“好宏伟的盘古大殿”

鸿钧道祖微笑着,却道:“你果然好悟xìng,只是这迷茫天道,纷争不休,众生皆在mí途。”

罗天摇头开口,道:“我看到不像是众生皆在迷途。反倒是众生皆知清明,为我等寥寥数人身处迷途,一心想要追求这无边的天道,却不知道,我们反而远走越远,甚至连回头的可能xìng也没有了。”

鸿钧道祖沉yín不语,罗天之所言,虽然有些激进,却也正好切中了他的要害,让他几乎无话可说。

罗天问道:“道友静坐在这混沌未知之处,每日对着这茫茫天道,运转循环,看尽了尘世浮沉,这天道为何,难道还不清楚吗?”

鸿钧不由的微微一声长叹出声:“天道无情,是为大公,大道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