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这就是王小石的看法。

他运用的是“身教”,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影响大家的想法。

他从下高高在上,但他的“境界”却不但高,而且妙。

他连一向惯常影响别人的运思方法的杨无邪,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不少。

所以杨无邪更惯常的保持笑容。脸上常有笑意。

包括他现在正在看天下第七的时候。

他看天下第七,就好像看一样很有趣的东西一样。

以天下第七这样一个令人不寒而惊的杀手,自然不会很“有趣”。

天下第七也绝对不是“东西”。

但杨无邪还是看得很有趣。

他很感兴趣的看着他,甚至看得像天下第七这样的人也感觉到有些不自然了起来。

——就好像他发现对方身上长了三只角、两只苹果和一条尾巴似的!

天下第七给他看着,终于有点沉不住气了。

他把视线从戚少商身上收了回来,改而盯住了杨无邪,道:

“你看我作什么?”

杨无邪道:“因为你很趣。”

天下第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有趣!?”

“蔡京手下有你这般有趣的人,也算少见。”杨无邪说:“可惜你也忘了,在蔡京手下做过事的江湖人,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然后他慢条斯理的加了一句:

“你的两个师父,都为蔡京效命过,结果,一个死了,一个愤然而去,你都不致忘了吧?”

12.火虎传

天下第七的脸色变了。

他本来就是茶叶蛋壳般的脸色已变为猪肝色。

杨无邪就看着他的脸色,把话的打击力加重说下去:

“对,我还记得你老爹,可不是文张文大人吗?他就是因为替蔡京做事卖命,所以才丧命在四大名捕手中,可不是吗?”

天下第七气得连鼻上的裹伤布都在抖动着,杨无邪却像一点也不在意,或者根本就是在火上加油的说了下去。

“我听说你们父子本来不和。文大人的老婆太多,妾侍更多不胜数,所以对你们母亲始乱终弃,对你没尽抚养之心——可是待他丧命之后,却只有你矢志为你老爹报仇,别的都风流云散,改嫁的改嫁,改姓的改姓,改户籍的改户籍去了。”

他对大下第七的“身世”居然也“如数家珍”、好像是对方家里的一名成员那么“耳熟能详”:

“可惜,你父亲在生时你却未尽孝道,偏在他死后才不惜加入蔡京派系,借蔡京之力来力你父亲报仇,你也真不愧为一个孝子。”

天下第七听到这里,眼里不觉流露出一种极为复杂的神色,紧握的拳头也稍为放松了一些,却听杨无邪又说:

“可是,你的省觉却也太迟了。你爹虽在你少时未尽过父责,但他在见过你之后,对你是很激赏的。他甚至认为他养在家里的儿女亲友包括他所宠的长子文随汉在内,无一人能与你相及,这点,在朝中与他共事过的同僚,都听过他对你的推许,甚至在他临终前,惟一个能指望为他报仇雪恨的,也是你,亦只有你”

天下第七眼里的伤感己转为感伤。

他在听。

那是他的家事,他虽然不明白杨无邪是怎么知晓的(这个人好像无所不知,无事不晓似的),但杨无邪显然说中的是他的心事。

“只不过,你一生走的,都是跟他违背、背向的路线。当日他之所以不容你于家门,是因为你不听他的话,大好官途正路不走,却去跑江湖险道,诗书经艺不学,却去练邪门武功;各师大儒不去从学,却去拜江湖邪异为师。他人在当官,本人正好庇荫于你,你有大好前途。你偏不学好,连武功练的也是正派所唾弃的异功恶法,交的多是邪魔外道,他当然觉得你辜负了他的期许。”

这回,不止天下第七在听,连狄飞惊和雷纯也在听。

他们也不知道天下第七有那么多的往事。

他们也在好奇:

杨无邪为什么要提起这些?在这个时候?有什么用意?是否别有用心?

“你一直都不听他的话,大概是因为一直都不能原谅他对你们母子所做过遗弃不理的事吧?何况,你认为他虽人入翰林,但所作所为,勾好结佞,跟武林中的邪派黑道,也没啥分别,凭什么来鄙薄你?你当然不服气。”

戚少商也微微笑着。

在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