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有者,只怕也只是一种震耳欲聋的寂静吧?

只不过,这大概是要用“心”去听,而不是用“耳”。

世上,毕竟有许多声和色,不是用目力、耳力,就可以看见、听见的。

但你却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5.众弦俱寂的高音

这些人中,感觉到最是震愕、奇怪的,可能是老乌。

乌干达的人一向很干练。

很精悍。

他因为经过不少阅历,因为职业需要,或者行走江湖上的必要,甚至是活命存身的必须,他学会了腹语和唇语。

腹语是说。

——利用腹部的横胸膜震动发声,丹田运气,说话的时候,不必透过嘴唇,高手更可把声音活语传达给他要对方知道的人听到。

唇语只听。

——人说话必用嘴发声,只要唇齿一动,高手就可以利用嘴形唇位辨别出对方说的是什么,是敌,纵距离甚远,或语音低微,一样可以判断其说话的内容。

一个能在六扇门站立不倒多年的捕头,一定有些过人的本领,人称之为“绝活儿”,才能地位不坠,声名不裂。乌干达亦如是。

他一见有人拦截,就知道事无善了:这些人明知无情大捕头亲自押送要犯,还敢在黄裤大街公然冒犯,自然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何况来的居然是老字号温家的高手。

前面出场的温袭人和温渡人,已是“老字号”温家中的“一对话宝,玉女金童”,这两人容貌俊俏,镶王镀金似的,看去年纪甚小,有时他们也故意扮着幼童、少年便于行事,但其实在武林中不但辈份很高,且以出手狠毒、手段狠辣、杀人于举手间而毒死人于笑谈间的棘手人物!

但这两个人加起来,还比不上半个温文!

温文外号“一毒即发,一笑祝好”,平时斯斯文文,温文儒雅,说话留人七分面子、出手留人三分活路,然而,却是“老字号”温家中的“天涯、海角”二大高手之一。

他说话当然给人七分面子——因为他一旦动手,对方就一定没了活路。

他当然会给人三分沽路:因为中了他的毒的人自己也会千方百计的求死、自尽,根本用不着他亲自动手杀戮!

温文真正的全名是“温文人”,跟“温和人”(即是温和),在江湖上并称“天涯海角”,他们上一个班辈的老字号高手是“天残地缺”的温壬平、温子平二人,而下一个班辈的就是“金童玉女”温渡人、温袭人。

乌干达一见温文(人)已至,心里已打了底,至少已有了两个最坏的打算。

一个是只怕要拼命了。

——盛大捕头再利害,只怕也斗不过“老字号”温家的毒:毒可不是武功、也不是兵器,或者说,它是武功也是武器但却不只于武功和武器,无情的暗器再高明,只怕也制不住温家高手的无形无迹无知无觉防不胜防挡无可挡的“毒”。

这次可是无情的“明器”斗老字号的“毒器”。

另外一个打算,只在老乌心里。

——有些打算,就像“阴谋”,还是自知心里明白就好,不要他人知道。

一个让他人早已洞悉的“阴谋”,是注定要失败的。

有时候,“打算”也是一样。

“打算”毕竟不是“计划”,计划可以公告天下,可以让人参与,一起努力并进。

“打算”则是个人心里深处盘算。

正如他一早已计算好:温文人一举双钹,他就运聚内力。准备力抗那震天价响的音浪冲击。

可是,却没有。

无声无息,像两块棉条还是两张绒市交叠了一下一般,一点响声也无。

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本来己运聚内力,关闭耳力,而今暴方目力,一瞪而视,隐约乍见,那双钹在阳光下交击无声,们却在瞬刹间似炸起七千六百八十二道金光,比蛛丝还细,比针尖还利,比电击还快,比蜂雨还密集,急射向无情。

原来双钹交击、非为发声,而是为了发毒:

一种在交击中靠声音传达的“毒”!

乌干达已雀然顿悟:

但他却无法相救。

因为这种放毒手法,他不但看没看见过,连听也没听说过。

他破不了。

也挡不了。

毒力已发。

——毒力太毒,连“声音”也给掩盖了,或者说,给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