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不过,若说世上还有什么人杀得了他,就怕凄凉王是一个,叫天王是一个,方歌吟也绝对是另一个。诸葛深思熟虑的说,“蔡京这回若再拜相,一旦登位,必全力铲除异己,再不留情。连当日政敌,武林道上的英雄好汉,必也一个不留,社稷精英,尽力之空。

以蔡京豺狼之心,一旦重新得势,他的作为也必更虏极欲,凡是反对过他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我一向反对刺杀,但在这种时候,杀死这个祸首。也许是唯一可行之策。现在已到了这火烧眉睫,兵临城下的时机了。国社倾危,己在一线,蔡京不死:祸亡无日矣!”

无情道:“其实像蔡京这种人,早就该暗杀他了。”

他的话自有一股森寒之意。

他的表情也透露了肃杀之气。

连诸葛先生也微微吃下一惊,忽如其来的问了一句:“你曾刺杀过他?”

无情点了点头。

他们之间隔着一座茶几,几上有杯,杯里有茶,有几片茶叶浮在水上。

无情没有动。

诸葛也没有。

可是杯里的茶叶却动了一动。

颤了一颤。

很轻、很微。

诸葛叹了一口气。

“我一向以为你很冷静。”

无情垂下了头:“其实我不是。”

“我也一直以为你很顾全大局。”

无情在看自己的手指。

他的手指很小、很细、很嫩,指甲菱型,月白很匀,像女子的手。

“对不起。”

“你没有对不起我,”诸葛缓缓的道,“你只对不起你自无情无声。

“至少,你是对不起你身为维持治安,维护法纪的捕役身分。”诸葛颇为惋惜地道:

“我一直以为你很沉得住气。”

无情无语。

“别人可以做这种事,我们却不可以;”诸葛温和地道,“尤其是你。天下捕快,一直都以你马首是瞻。”

他用语很温和,但无情已傀无自容之地,不过态度一样坚持:

“我认为蔡京该杀。”

“他是该杀。”

诸葛同意。

但没有说下去。

他这样顿住,反而无情自己说下去了。

“我忍不下去了。他在位,我们希望有日天能收他,让他罪有应得,可是,许多好人都死了,就他这个好人未死,还活得一天比一天好,一日比一日富贵有权。好不容易,才等到他罢相。

但他丢了官,却去江南与朱砺父子朋比为好,倚势贪横,凌轩州县,以运花石献天子为名,饱尽掠劫,殆害万民,在死无算,遂为大患,天下莫敢奈何!”

诸葛道:“的确是不敢奈何。他有皇帝撑腰,而他也要靠这个强取豪夺,掠万民之财,让他重新得到皇上的信宠,复相掌权。其势甚明,其意已彰。”

“他在位,弄得民怨沸腾;他罢免,也一样残民至甚;”无情坚持道:“所以,我也想杀他。”

“不只是你,”诸葛微笑道:“我一样想杀他。”

“可惜我没有得手。”

诸葛长叹了一声:“以你的暗器手法,若非行动不便,蔡元长断断活下了。”

无情黯然了一下,忽省起什么似的,道:“蔡京虽然罢相,但身边的武林高手、江湖能人反而好像更多、更厉害了!”

诸葛先生深住他,说:“我也是担心他这点。世上有一种人,知错不改,以邪当正,他们得意时,胡作非力,结党谋私;失意时.也暗结私通,同奸共济,一旦羽翼渐丰,时机成熟,便复出为恶,蔡京便是这种人,他失权时便会耿耿于怀,小心翼翼,在下一次得权时,便会修正自己的‘缺失’,让人无隙可趁,也就是说.以前他或许还有一些留有余地。良善温和的作风,但为了怕再失权,必赶尽杀绝、天良丧绝!所以,他暗自招兵买马、结罗江湖异士,不足为奇。据我所知,‘太平门’、‘下三滥’、‘江南霹需堂’、‘蜀中唐门’、‘四分半坛’、‘飞斧队’、‘神枪会’、‘大安门’中,有不少好手都己给招揽过去,有的正在给结纳筛选中,争相靠拢,连‘老字号’里的顶尖人物:‘十全十美’,听说也有人己投效蔡京。”

无情目中精光闪烁:“目前他手边确有能人,我功败垂成,就是他们出手阻挠,又不能败露身份,所以几乎折在他们手里,还好尚能及时全身而退。”

诸葛先生熟视而道:“去袭击蔡京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