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人就这样听着,也觉得自豪,洋洋自得,也沾沾自喜。

不过,只有他打从心里清楚:他的钱其实赚来并不容易。

他每一分钱都是用性命、鲜血搏来的。

但是,今天的事,他是志在必得。

他也清楚明白:“名利圈”内高手如云!他可不想孟将旅那一伙人插手阻挠。

所以,他只有收买他们。

这些钱都是他的血汗钱。

因而,当他开价:“五千金、五千银”的时候,难免也情绪激动、情怀激荡。

他要杀多少人才会有这些钱!

而今,他又开了个“新价”:

“一万两。”文随汉几乎屏住了呼息,一字一句的说:“金子”

——一万两金子!

大家听了,也都屏住了呼息。

大家都望向盂将旅,看他们的眼色,好像孟老板这次稍再犹豫就不是人似的。

大家都在等孟老板的答复——除了那三张桌子的人。

一张桌子本来有四个人,其中有三人已窜了出去,正跟何车打得电光火石、如火如荼、生死争锋、递招抢招。

留下来的只有一个人。

一个颓靡的老人。

老人太颓废了,太沮丧了,窝在凳子上,不但全无生趣,也了无生机。

是的,他对楼下的交战、楼上的“买卖”全不理睬,也一点都不关心,只低下了头,把瘦骨峡峋而且干枯的肩膊,缩入了宽松粗糙的衣领里,默默的喝闷酒。

看他喝酒的神态,仿佛一再的说着。

“好永啊,好闷。”

没有说出来的“闷”,要比“闷”更闷。

另一张桌子的那一文一武的青年,依然互相依恃,依然无精打采,一副事不关己、己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样儿。

伏案大睡的人依然大睡伏案。

只有那个精神奕奕、虎虎生风、长得一张娃娃脸的青年依然动个不停,只见他坐在那儿,一会儿搔头皮,二会儿掏鼻屎,一阵子剔牙缝,一阵子双脚直晃,坐也没静过片刻,眼也并不定在一处,老是溜过来、转过去,但对四人战局和两人讨价还价,似乎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还有一张桌子:

一老,两少。

一个少年美。

美极了。

一个少年好看。

好看极了。

一个老人老。

沧桑极了。

——虽然常可看见那样的老人家,但很少遇上这样的美少年:一个美得如诗如画、如玉如宝,美得贵气;另一个则美得有点艳、有点邪、还是有点害躁。

他们好像也没什么注意到剧烈的战团和谈判的针锋。

他们之间在谈话。

低声在交谈。

——这些人是谁?他们来这里千什么?他们在谈些什么?

鱼姑娘如是想。

如此寻思。

她现在已退了下来,不在第一线。

——自从她狠狠的把钟午、吴夜、黄昏整治了一顿之后,她就一直没有再出手。

她跟鱼氏兄弟在掠阵。

——看来,敌人已分各路渗透了进来,他们这次得要关起门来打狗,不得有失。

文随汉向盂将旅提出了“一万两金子”的时候,以为已“万无一失”。

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要杀多少人,冒多少次险,才会有这笔钱。

——人以为当杀手的钱是易赚的,其实决不然,也决不好赚。

可是他现在是势在必行,志在必得。

故此他只好提出了“价目”.一如已划出了“道儿”来。

他认为这数字已足以成功诱惑孟将旅。

孟将旅果然呆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怎么样?”文随汉催促道,“要是你高抬贵手,让开身子。

咱们就马上成交了,一万两金子,就是你们的了。”

孟将旅张口结舌,好一会才道:“不。你骗我。”

“我为什么要骗你?”

“因为你决不可能身上带那么多金子出来。”

“我有银票。”

“银票不一定能兑现,”孟将旅审慎的说,“银票毕竟不是真金白银。”

“那我有珠宝。”

“在哪里?”孟将旅还是有点下敢置信,“你会把值万两金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