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 (第1/4页)

德维尔。卢瑟展开了自己招牌式迷倒了不少女性选民的英俊笑容,在表达了对主人的感谢以后,点头向德俄外长示意,拿过话筒开始了震动地球的讲话。

“亲爱的女士们,尊敬的先生们,晚上好,按照四国的协议,我现在正式代表四国政府宣布一个划时代的民用科技产物,也就是能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未来至少300年以上的能源项目的巨大成就。我需要先说明一点的是,这个研究项目已经进行8年,也就是说2008年我们四国政府就已经签署了共同合作研究的协议。去年,去年的11月3日终于完成了这个项目,历时8年,总计投入了1300亿欧元的研究资金和600名科学家夜以继日的工作和奉献才最终完成了这个项目。在我宣布这个成果之前,我要请问在座的诸位女士和先生们,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好,这位先生,请你回答。”德维尔。卢瑟点中了一个高举双手的西方记者。

“部长先生,我是瑞士新闻社记者,我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缺乏的当然是能源。”

“对!您回答得很正确。现代社会里不能没有电,不能没有汽车和飞机,冬天也不能没有热力供应。而,目前驱动这些的能量来源里面剔除只占据很小份额的风力、太阳能和水力资源以外使用的矿物能源,就是我们所常说的煤、天然气和石油。它们在为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以及工农业和日常生活用电的同时也使世界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地上升,这对我们整个的人类社会将是一个灾难。

那末我们就要问一句,是否可以不再使用这些能够让世界变暖的矿物燃料而也能够让我们获得充足的电力供应呢?或者,也许有人要说这是空想的天方夜谈。”

“诸位可能要说我们可以使用核电啊。对,我们是应该大力发展核电,虽然建设起来比较麻烦,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核电站毕竟核电功率强大,建成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运营成本,所需要的管理人员也比较少,那末这么看来,核电带给我们的唯一麻烦就是核废料而已,而且世界上现有核矿产的蕴藏量也足够我们人类社会开采使用2万年以上,我想,在座的诸位都是这样认为的吧?”

下面的记者们开始了小声的嘀咕,就连坐在比较前面的29国经贸代表们也有些疑惑,其实何止是在场诸位都没有理解,就连现在观看现场转播的(据事后估计不下7亿人)观众也基本就没有明白过来。

相互对视的三国外长注视着人群的反应,都饶有兴趣地看年轻的德维尔。卢瑟继续在那里卖关子。

摆足了架势的法国外长还在那里煽动情绪,“我记得1945年的时候,石油只有3美元一桶,而现在是多少呢?现在的价钱是80美元以上,考虑到美元的货币价值问题,那末现在石油就应该是35到40美元。想想看吧,诸位,这样的能源结构,我们地球上的人类还能够再使用这种只有那些富豪们才能使用得起的石油吗?

女士们,先生们,我还需要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实,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现有的矿物燃料储藏量已经不足我们开采100年了。特别是石油,按照现有需求量计算——已经不够我们50到70年的使用量了。那末请大家仔细地想想,50年后,我们的汽车应该使用什么来发动,是在每辆汽车上面都接上一根电线和核电站相连吗?还有,我们的飞机应该使用什么能源来启动?想想看吧——先生们,女士们,我们现在已经在面对着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能源危机了。“

嘀咕的声音有些变大了,其实记者们都知道这些,焦躁不安的是美国人。一个金色头发的美联社记者突然站起来大声地嚷嚷,“是的,部长先生。我是美联社记者,我想请问部长先生,我们今天来这里还不是来听您的统计数据的,——哦,对不起,我想说的是,我们——如何来解决这个困难呢?”

没有理会下面站着的人,德维尔。卢瑟喝了一口茶,点了点头,好象是自言自语又好象是在回答问题,反正就看你美国人自己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记得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国家,自己国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4。3%,但却排放着世界温室气体总量的23%,而且连90年代世界各国达成的逐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也拒绝签署,导致近10年来世界海平面又上升了3公分。我想,与大海接壤的国家或者是岛国都受到很大的损害吧?”

外长的煽情,让几个最近几年深受海平面上升威胁岛国的记者们唏嘘不已,其实又何止是岛国?荷兰,比利时等低地国家记者一样都是感同深受地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