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寒冷海风和蒸气混合形成的甲板风猛烈得甚至可以把已经扣得严严实实的军帽都给吹掉,站在上面,可真不是个什么好的选择,可现在,太平洋舰队副司令陈克山中将就满是心事地站在“刘伯承”号舰岛上。

不断地观察着自己手下的精锐,内心复杂的中将心情甚至还有一点紧张,他明白行动的重要性。现在,第二特遣舰队在三个攻击方案中选择了主动出击,准备借助陆基战斗机和倭军冲绳守备舰队进行决战,为随后将要进行的登陆扫除最后的障碍。

这将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远洋作战,既是考验,也是试金石。美国人已经开溜就只剩下日本舰队,如果这么强大的编队都不能轻松地解决日本人,那末还奢谈什么支援欧洲人?还谈什么进行海上决战?

首战必须获胜,而且要干净利落。

不仅是因为需要激励欧洲人的斗志,更加重要的是要用这场海战让海军的小伙子们得到宝贵的战场经验,同时也只有这样,海军才能获得与世界海上强国平等对话的信心并得到应有的尊重。

22点47分,突击命令下达。

甲板上猛然响起来的“呜~呜”的作战命令笛声在紧张地催促着飞行员们。战斗机驾驶员最先跑出来,边跑还边系着头盔和扣子在甲板辅助勤务员的帮助下登机。

SU51可以使用垂短方式起飞,可这种起飞方式尾焰对甲板烧灼得很厉害,一般还是使用自己研制的“蒸汽弹射器”(也是“模仿”自美国的专利技术,当然是不給钱的)。3条常用一条备用弹射器,也就是说,按照30秒起飞一架计算一分钟就可以同时起飞8架。不过,这样的高速度还不是中国小伙子们就能够完成的,但辛勤的汗水也足够保证在2分钟内起飞12架,这也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重型攻击机JH12和SU51各用两条蒸汽弹射器来弹射。辅助勤务员灵活地把飞机引导上弹射器麻利地上好固定器,飞行员启动飞机发动机,看见指示灯提醒的辅助勤务员转动控制杆,“呼——赤”,强烈的白色蒸气推动弹射器滑块携带着JH12和SU51快速滑向起飞角。

短短160米斜角甲板很快就到头,固定器自动松开,借助略微向上的3度角,飞机被甩出甲板继续依靠惯性在空中向前滑动,打开加力燃烧以摆脱向下的重力,SU51剧烈抖动着旋即喷射出炙热的尾焰,拉起机头猛然窜上去摇摆着翅膀寻找自己的编队。

与此同时,两艘“光州”级两栖攻击舰也升空12架SU51作为整个舰队的守备力量。7分钟后,24架JH12和48架SU51已经整理完成编队在长机的带领下扑向倭军。

第27舰载战斗机大队的小伙子们收到卫星报告消息说整个冲绳上空仅有不到50架倭军战斗机在守备,在兴奋之余更有些失望,西面陆基航空兵就要来了,这里才不到50架倭军战斗机,也没多少啊。

48架SU51在倭军预警机侦测范围外发动了远程攻击,试图抢在空军来之前吃掉已经不多了的菜。从挂架上掉落下来的远程空空导弹“A99刺刀”纷纷自动点火,在夜空中划过一条条浅白色的亮线,然后提高速度以4马赫速度前进按照雷达指示自动锁定自己的目标,随即又隐入无尽的黑暗之中。做完规定动作的SU51开始机动,散开队形继续向前并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以躲避可能已经过来的倭军导弹。

倭军E92预警机同样强大的雷达也发现了从西面和南面同时夹击而来的中方战斗机群,一边撤退一面招呼战斗机先阻截南面快速逼近的机群。

F22“猛禽”扑动着翅膀,借助自己比较轻盈的重量在四散的同时也进行中远程攻击。

接到报告的冲绳守备司令澄旗武三中将毫无选择余地,手里面楞就没一架战斗机可以去提供支援,形势不妙啊,看中国人这阵势,300多架高速飞来的东西可不是本方缺乏油料的46架战斗机就可以阻挡的。

“防空火力拦截,拦住他们!呼叫,快呼叫本土支援!”,冲绳还有个特混编队,4艘巡洋舰,21艘主力驱逐舰和3艘两栖攻击舰全是大日本的海军精锐,一旦没有了空中掩护,他们的下场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完蛋。

想到这里,澄旗武三中将又发出一连串命令,“命令特混编队立即撤退,马上退回本州!!至少也要到土喇叭列岛的陆基防空圈去!”

“将军,10分钟前,您已经命令他们撤退了。”

“哦?是这样吗?”

得到参谋长的肯定答复,浑身虚脱一般无力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