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样的话,联军方面可以保持在9个师26万以上,再加上苏丹军6万人应该足够对付面前的美国人及其走狗了。

“兵法云,两倍攻之”,也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人也的确不是软柿子,到7月10日,美军就集结了3个精锐机械化步兵师和6个仆从国师(旅)级部队,合计4个航空团,350辆坦克,约22万地面部队和370架战斗机。何况在开战以后美国人见攻击苏丹不利就立即转向北进攻欧洲军团,第一军把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痛击了1个多月并且在6月初几乎全部占领了厄利特里亚,要不是俄罗斯先遣师的到来,6万法意军团就要灰溜溜地退回苏丹了,饶是如此,欧洲人在美军的压迫下也仅仅保住了厄利特里亚北部纳克法省及附近地区不到1500平方公里的地盘。

这个道理柴凯旋肯定也懂,但是得到国内知会的他也不能就这么把涉及其他战场的东西告诉法国人吧,只好解释给对方听,“再向后拖上一段时间,我们的军事力量将得到加强,这是对的,可是,比勒参谋长,你也应该看到,目前美国人也还在继续增派兵力,至于他们能够增加多少我看现在还不能按照常情来分析,听说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也正在调集军队,大约——可能有9个旅7万兵力左右,而这仅仅是第一批的援军,我们还没有算上即将到来的阿根庭及巴西军队。就按照整个非洲战场将增加20个旅18万计算,我们这里和摩洛哥各地各一半也是10个旅约9万人,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不能和我们三国相比,但群狼也要胜过虎。我们还是不能形成绝对的优势。那末我们在这里,就这样把兵力耗费下去吗?”

我们目前全部的军事力量也才6个A等师(华4俄法各1),这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也是为了充分地照顾意大利人的面子,荷呵,法国人勉强还算是一个陆地强国,可意大利人的战斗力也就真的不好说了。而且与德法西担任主角的摩洛哥战场相比,这里明显属于偏师。虽然是由柴凯旋来担任司令但那也是因为华夏军目前还占据着主要优势的原因,欧洲人希望华俄两军能够在战场上多拖住一点美国人,自己好集中力量击败悬在头上的美国海军。当然,欧洲人也不是就要放弃这里,陆空军力量也在源源不断地向这里调集,如果能够借助世界两大陆军强国的力量击败当面的美国人,然后一举打通亚丁湾海上通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比勒中将当然也明白对方的话意,作为法意联合军团司令对于意大利人的实际战斗能力当然有深刻的认识,法国人也只能在心里面苦笑。外表华丽非常,在联盟内也不断地在争夺各种陆空军装备,也要求同样的陆军强国德国人来帮助他们改装和训练,可惜风和日丽的亚平宁半岛养育出来的男人实在不能和苦寒的俄罗斯人和高度集体化的德国人相提并论。

比勒自己就曾经测算过,保守来看最多一个半到两个法国团就可以击败一个3万重装意大利师。他们的战斗能力最多就只能是比苏丹人强一点而已,让他们打打顺风仗跟在主力后面扫荡一下残兵还是可以的,别说主动进攻,就是担任强度稍微大一点的战役阻击任务都有点悬,“那末,司令官的意思是”

“我已经初步拟订了一个计划,后天凌晨,由贵部从右翼特涩内出发,全面攻击当面加拿大师和墨西哥师,我想以比勒将军的法国A等师应该完全可以轻松地击破他们的防守,俄罗斯师将用来全力隔断美第3师的支援,意大利师担任守备队,等右翼突破就随后跟进扩大战果。4个小时以后,我们华军将以一个师担任预备队并守备瓦吉埃地区,主力三个师从弗勒希特和纳克法出发全力向这里”,手在地图上指着克伦市,也就是厄利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市东北方向70公里的交通中心,“发动大迂回包围,一举拿下克伦市截断巴伦图地区敌人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线,然后”

出其不意地进行大迂回包围?

不会吧

正因为克伦的位置很重要,美国人也当作防御的重点地区,三个美军师就有两个师位于这一线附近,还有一个南美联军师3万多人,总兵力就有大约10万人,3个华军师也不过才9万,虽说战斗力肯定比美国人强一些,但是要说在短时间里面就击溃当面美军占领克伦嘛?

比勒中将还是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而且,这就要求俄法两军在最开始的战斗中担当吸引美军的任务,再怎么说巴伦图地区也有将近9万敌人,俄法意3个师8万(苏丹4万人没有在比勒中将的计算中)不仅要把他们拖住,还要打得敌人喊疼并且主动去呼叫支援这似乎也不太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