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 (第1/4页)

楚朝辉取出一份手令:“此次伐唐,东北郡将出兵两万,由周成率领。西北郡出兵两万,由卫青率领。京城兵营调度两万,由汝率领,伐唐若胜,将功抵过,如若失利,两罪并罚,以军法处置!”

马仁听完一愣,两眼湿润,这哪是处罚,是给他机会建功,当即声音哽咽:“卑职定不负大人厚望!”

楚朝辉将调度手令递给马仁:“汝是戴罪立功,忘好自为之。”

马仁接到手令离开后,书房只有黄钟一人。

楚朝辉看着黄钟,叹了口气,没有说话,倒是黄钟红着眼低头请罪:“大将军,卑职失职,置公子与险境,差点酿成滔天大祸。请大将军责罚!”

“黄钟,你错大意,望此次事件后,吸取教训!”楚朝辉对黄钟没有像马仁那样严厉。

“不,卑职罪不可恕,卑职愿领罪。”黄钟没有受到处罚很不安。

“汝任情报处处长后,成果显著,这次,有一重大任务要交付给汝,此事关系吴国国运。”

“大将军管吩咐!”黄钟精神一振。

“康城卫家可熟悉?”楚朝辉问道。

“卑职清楚,康城卫家是原来卫国大族,卫国被赵灭亡后,卫家分成两派,一派去了楚国想扶持流亡公子适复国,一派迁居康城,迁居康城卫家子弟卫仲是北学院学子,如今正西北郡实习。”黄钟对卫家资料很熟悉,卫蔻是西北郡咽喉口卫家姬女,咽喉口卫家跟卫仲家同宗,两家关系也亲密。早卫蔻跟霍思华交往前,卫仲一家迁居康城,卫氏一脉就有档案情报处了,卫蔻跟霍思华接近后,情报处是关注卫氏。

“你想法说服康城卫家家主卫舒庆,让他带你跟楚国卫家建立联系,出资帮助卫国流亡公子适跟楚王借兵伐赵!”楚朝辉眼里都是冷意。

没有谁伤害了他心爱人可以不付出代价,赵轩想跟着吴国北伐抢夺唐国土地,那是做梦。楚朝辉不但要让赵轩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要赵轩以后筋疲力,边境没有宁日。

朝辉之所以跟赵轩达成共同伐唐协议,有很大深意,一是利用赵国跟吴一起数落唐王罪责,使吴国伐唐立于舆论上风。另外一个是可以从西北郡抽调兵力。赵轩既然跟吴国一起发表讨伐唐国檄文,众目睽睽之下,再不能反转枪口偷袭盟友。这样一来,咽喉口兵力就可以抽出,吴国北伐兵力充足,兼并可以从容。

至于赵轩想带兵一起到唐国捞好处,楚朝辉早就想好了对策,那就是用公子适拖住赵轩北伐步伐,让赵轩有心无力,北伐止步,只能眼睁睁看着吴国独吞唐国。

第160章

郑钰铭遇刺后;临昏迷前让马仁封锁了消息;蔚山只有余奎、魏慈、吴大等有限几人知晓。当时在场的杨贺、符畴受到了监视;卫蔻则和霍思华一起住进了郡府。

田虎和田豹兄弟俩,这两位曾加打劫过吴大的后坡村村民,如今都是负责治安的官员;一个在南埠担任南埠治安局局长;一个在达城任治安大队长。两人最先感觉到蔚山风雨欲来。他们接到命令;治安局的队员停止休假,全部上岗值班;发现任何异动;一律迅速处置;治安局处于一级警戒状态。

另外嗅出味道的是一些商人;他们感觉路上和河流检查严密;安全关卡变多。这时商人听说吴王笙和公子明都在蔚山,只以为是为了安全才如此戒备,倒都没往坏处去想。

除了少部分人感觉有异样,蔚山绝大部分的百姓无知无觉,依然正常生活,直到姜圭为郑钰铭诊治之后。

“号外!号外!公子遇刺受重伤危在旦夕!”达城大街上少年报童的声音很高也很急促。

“胡说,公子怎么会危在旦夕!”正在大街上执勤的田豹一把抓住报童肩膀。

“长官,是真的,这是郡府发出的消息!”报童眼框是红的,此报童家境贫寒,本来是在田地耕作的命,却因为中小学校的建立,报童进了学校识字。学校除了中午有免费午饭提供,还为家境贫寒的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使报童有条件进学校求学。报童深知自己因谁受惠,他对郑钰铭的热爱发自心扉。

“我看看!”田豹塞给报童银币,夺过一张报纸看了起来,田豹在夜校进修过四年,阅读没有问题。

随着报童的声音传开,人们迅速围了上来,识字的买报纸看消息,不识字的急着让人读给他听。

“庸王可恶!”一穿戴体面的中年人咬牙切齿,这中年人是个商贩,这几年日子正是红火。

“这位东家,到底怎么回事?公子怎么了?”卖茶叶蛋的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