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 (第1/4页)

赵轩对吴国一直以来的表现都是忌惮,太子妃认为赵轩巴不得吴国被群起攻伐。

赵轩沉默,唐国被灭是唐王自己作死,吴国伐唐是为郑钰铭讨回公道,同时要跟唐国讨公道的还有他赵轩,赵轩除被魁吉刺伤手脚,还差点成了行刺主谋。太子妃为唐国抱不平的语气让赵轩不悦。

“联盟了是要共同出兵吴国吗?”赵轩语气淡淡。

“王兄在信上没说。既然大家都一起联盟抗吴,殿下,吾国也可以加入,这正是削弱吴国的大好时机。”太子妃进言。

赵轩心动,不错,吴国闪电灭唐给周围诸侯国带来了威胁,趁此机会,也许可以联合起来孤立吴国,削弱或消灭强邻。

赵轩这边听了太子妃的话心动,可是想到吴国无私的援助、因吴国商贸受益的边境关卡,再想到以后跟吴国合作的造纸厂,郑钰铭亲手绘制的农具改良图纸,无偿赠送的优良稻种,会持续供应的杀虫醋液,赵轩犹豫了,赵国从吴国获益太多。

太子妃见赵轩认真思考,以为赵轩同意了她的建议,心底有点自得,夫国和母国站在一个战壕是她最乐见的事情。

“殿下,王兄这次来信,还有一个请求。”

“王兄有何请求?”赵轩正拿不定主意,听到大舅子有请求,便暂时放下权衡。

“燕国今年灾荒,王兄请殿下援助燕国粮食五千石,赵燕往来,都是赵国受惠,王兄轻易不会开口,此次殿下定要相帮。”太子妃托出燕王打算。

“哐当!”赵轩忽然起身,挥手打翻案几上的药膳,药膳汤汁溅到了太子妃左手手背上。

“殿下为何发怒?”太子妃惊得倒在地上。

赵轩冷笑:“王兄一开口就是五千石粮食,难道燕国不知赵受戎人南下侵扰,西北边郡损失巨大吗?王兄即使路远不知,汝在王都也不知?”

赵轩不相信自己的大舅子不知道戎人南侵的消息,知道了却依然开口索要物资,这种毫不体谅的要求让赵轩气愤。为了得到燕国的种马,赵国付出的聘礼相当的丰厚,跟燕国联姻后,燕王总时不时暗示赵国每年要多送财物给他,赵轩自认为,为了燕国的六匹种马,赵国付出的代价已经足够,燕国不能再贪得无厌。

赵国国内今年也有干旱,只因为赵轩平时注重民生,鼓励各地修建水利,才让赵国百姓能收获到填饱肚子的粮食。这次西北郡受戎灾,如果不是吴国鼎力相助,赵轩无法让西北郡百姓都安然过冬。而燕国明知赵国自己粮食紧张,西北郡遭受重灾,还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粮食,实在是自私自利到极点。

“不是吴国有援助大量粮食吗?从中可分些与王兄”太子妃委屈,她听说吴国援助的粮食就有万石。

赵轩气急而笑:“爱妻好算计,原来是看中吴国的援助,可笑孤刚才还意动要联盟诸侯削弱吴国。赵国遭遇艰难,仅吴国体贴无私相帮,燕国是孤姻亲国,却只顾自身,不相帮就算了,竟然算计起吴国的无偿援助。”

为了从燕国得到良种马匹,赵轩用婚姻和大量财物去交换。不提任何要求就慷慨相帮的,仅有吴国公子明。

“殿下,妾不知西北郡受害如此严重”太子妃见赵轩发怒,连忙申辩。

赵轩冷冷盯着太子妃:“汝如今是赵妇,出嫁从夫,如果心底只有汝母国,休怪赵轩休妇!”

赵轩丢下重话,甩袖离去,到嫒姬处休憩。

太子妃萎顿在地,抚着烫伤的左手大哭。

第172章

郑钰铭和吴王笙夫妻在唐地呆到九月底;才跟楚朝辉一起坐船返回东北郡。吴国对唐作战一共动用了六万正规军;除卫青所部的两万兵马撤回咽喉口城池,周成和马仁所率部队都留在了唐地。周成带着两万人驻扎在唐地北部边境,马仁所率的两万士兵则分散到唐地各郡县。

吴国的士兵从踏进军营那一天起;军训和识字补习就同时进行。唐国原来的官吏被捋掉一大半,地方很缺地方官吏;级别较高的官吏从吴国王庭和两所高校学士中选派,级别较低的暂时从马仁部队中抽调军官和士兵担任。

士官赞代官吏政绩不错;以后就由军队直接转到行政体系工作。马仁这次不仅仅作为军部首脑留在唐地,他还被郑钰铭任命为唐地的临时郡守。唐地作为一个郡显然太大;由于唐地实行统一的扶贫政策;郑钰铭暂时没有将唐地分割成几个郡的打算。当然;不将唐地分割也有行政人员不足的因素在内。

郑钰铭吴王笙一行从唐地返回依然是坐船,不过这次是回康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