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サ模�蛭�苈虻钠鹑说娜思遥�辽俨换嵩诔允成匣共荒芪卤ァ�

只能这样想了,杜榆自己也没有本事来解救荷花,她统共身上没有一文钱,好不容易赚了一回钱,都是在奶奶的腰包里呢,她要是敢去跟荷花奶奶说,你不能把荷花给卖了,估计人家眼都不扫你一下的。

何况,自家和荷花奶奶还有矛盾的。她只能从心里祝愿荷花在外面要比在家里过的好。

大姑母和大姑父带着孩子们都来了,中秋节,大姑父那边的活儿也手工了,主家也要过节。

二姑母也赶着过来了,手里也是带了几斤月饼。

杜榆他们见到了两个姑母和姑父,就要赶着去胡家棚了,齐氏已经发话了,今年让两个儿媳妇都去娘家过中秋节了。

不能老是把大儿媳留下来,人家也是有娘家的人,何况人家娘家对他们杜家不错。

老三媳妇呢,也是因为还是第一年,又老三才受伤好了,也是让他岳父岳母看看的。

齐氏心里还是有些活泛了,今年下半年的田税没有交,他们的粮食现在有多余的,看着老四还是光棍,她就想着要给老四说个媳妇了。

算一算,她家里还算是富余的,今年大家都不好过,这个时候说亲,对方的条件就会降低,那么她手里的东西说不定还给的起。

这也不是说,她就要给自己的四儿子找个勉勉强强的,当然要找个不错的。齐氏有些捡漏的心理。

有的人家闺女好,可是家里条件不怎么好,到时候为了省一个口粮,就要把女儿给许配出去了,她不是省了很多了?

主要是能干活儿,脾气不能太冲,像刘氏那样的坚决不要,再说又不是大儿媳妇,要个那么厉害的干啥?

所以齐氏对两个儿媳妇都有交代,让他们回娘家的时候,都打听打听,要是有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去说说了。

杜兰却有些不看好,“家里条件差的,以后有个啥事儿,都要四弟去张罗,这也不怎么好的。”

齐氏道:“世上有的是不把闺女当成一回事儿的,只想着从闺女这边沾光的,但是也有很多是正常的,咱们家里的条件还不错,让他家的闺女嫁过来,比在娘家过的好,我相信还是很多人乐意的。至于那些想打秋风的人家,我自然是不同意的,这不都要打听吗?”

娶一个儿媳妇,不光是要娶这个姑娘,她家是个事儿多的,是惹祸的人家,还有兄弟姐妹品行不好,齐氏也不会乐意啊。

杜梅说道:“娘你这样说,我倒是有个人选,我们铁牛的二婶,家里不是有个姑娘吗?她年纪和有德差不多,就是家里穷一点儿。今年收成也不好,想要把姑娘嫁出去呢,也好少一个人的口粮,只是今年大家都是一个样,都不好过,谁家也没有那个闲心来说亲。”

齐氏听了点头,说道:“这个听起来不错,只是那姑娘的品性咋样?别是个惹事儿精吧。”这样的人,他们可要不起。

多养一个人,齐氏算了算,还是养的起的,但是要真来个惹事儿精,她可不乐意。

今年要不是全家都齐心协力,这难关都过不去了。

杜梅道:“人倒是不错,只是长得一般。有点黑。”

“这相貌啥的,都是不打紧的,只要不是歪鼻子斜眼的,都好说。”不过齐氏还是想给儿子找个好一点的,面目清秀啥的,这点也得有吧。

反正这事儿不急,多打听打听,总有好的。

杜有忠带着老婆和孩子一起去了岳母家,手里拎着两斤的月饼,还有两斤红糖,到了胡家,胡家早就在早上杀了一只大公鸡,如今正炖着呢。

这长了好几年的公鸡,肉不好炖,但是炖好了,吃起来,那就特别的香,绝对的散养的柴鸡!

胡大舅家里同样种田也不多,村里的牲口今年大家养的少了,胡大舅还有镇上的生意,特别是那些有钱的人家,喜欢养马,养马自然也有生病的,胡大舅的口碑也好,请他去看病的也就很多。

一次看好了,银钱也不是问题。所以别小看了兽医这个活儿,还是很能养家糊口的。

在这大旱之年,他们没有被影响到,杜榆有时候,觉得姥爷家的这么祖传的手艺真的是太管用了,而且还惠及到自己家里。

如果不是自家舅舅家条件不错,时不时的送些东西,估计奶奶的态度没有那么好。

也不说奶奶是趋炎附势的人,世人不都是这样?

一个能时常给你家送东西,一个经常来你家打秋风,看见啥都想拿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