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王师爷的妻子王太太很健谈,对于东家太太,她是秉着热情结交的意思来和胡氏相处的。

王太太的两个孩子都挺小的,不过看王师爷的年纪也都这么大了,应该和自家爹差不多大吧,怎么孩子这么小呢?

胡氏最开始猜测的是王太太是填房,所以孩子才会这么小。

不过后来知道了,这王太太竟然是成婚前十年都没有开怀,十年后肚子才有了动静,儿子女儿也都有了。

听了这个事儿后,胡氏对王师爷的印象就好起来了,毕竟,能在老婆十年没有生育的情况下,对这王太太一直很好,那这人真的很不错了。

“他也不打算继续考了,没有那个命。”王太太说王师爷为啥还是个秀才。原来不是没有去考过乡试,但是考一次就砸一次,这折腾了十来年了,就不准备继续了。

☆、156 彭泽县衙

这次长福和长顺就没有跟过来;而是陪着杜大郎和杜二郎。

他们带了李大壮两口子和小丫,这些都是自己的下人;到时候用起来也方便一些。

至于县城里那边,有楚芳菲这个媳妇安排;胡氏是不插手的。买人什么的;也都是让她做主的。

可以说;胡氏这个人;对儿媳妇真是很不错;一点儿也不插手插脚的。

至于家里;杜有忠另外买了一个田庄;交给了老五杜有全管着;原来杨柳村的田,就交给了老四杜有德管着;这样一来,也算是分工明确了。

老三杜有贤那边有个豆腐作坊,现在干的好好的呢,所以就没有另外安排事儿了。

就是家里齐氏那边,也给她买了两个丫鬟伺候。另外专门做饭的人也多了一个,至于杜有忠几个弟弟,是不是另外需要人手,杜有忠也全权交给他们自己决定了。

可以从那个新买的庄子里面挑人,毕竟买了庄子,也是把那庄子的人也给买下来了。

人倒是一点儿也不缺,杜家现在从小地主,变成了士绅家庭。

因为杜有忠是有官文在身,所以在路上直接就可以住到各地的驿站,这些驿站,就是朝廷专门修了给官绅们路上住的。

当然,你要吃饭什么的,是肯定要出钱的,不然朝廷连饭都管,那得花多少钱那。

越朝南边走,这天气越来越暖和,虽然是甚至可以说是热了。杜有忠回乡祭祖,还有给大儿子办婚事,都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朝廷给杜有忠的时间是三个月,那边原来彭泽县令已经把事情交代给县丞,自己回乡守孝去了。

所以哪怕顶着大太阳赶路,也没有耽误一天,都是白天让人急速的赶路,到了晚上在驿站里休息,第二天天刚亮,就又继续。估计到彭泽县的时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这去彭泽县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河道,所以就只是旱路,沿途经过了好几个州府,不过,杜榆连这风景都没有怎么看过,因为实在是热,七八月的天气,能不热吗?

还是朝南边赶的。不过除了热,也有别的好处,那就是越到南边,这瓜果的品种越多,西瓜那就是常见,别的都从来没有听说过名字的水果都出现了。

而等到杜榆感觉空气里有种潮潮的味道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彭泽县所属的州府了。

彭泽县属于陈州,杜有忠只需要在陈州知府衙门那边报个道就成,也不需要专门还跑到省城那边去,除非他所任职的县是属于省府直接管辖的县。但是可惜彭泽不是。

从这一方面,就可以看出来,彭泽确实不是什么富裕的县了。

杜有忠在陈州也没有受到什么优待,人家一听他是去彭泽当县太爷的,就直接给盖了章,想来是知道彭泽县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拿,就是敲砸勒索了,也没有意思的。

所以说,任何事,看着是坏事,从另一方面来说,又是好事儿了。

彭泽这地方穷,估计没有几个想在这里当官的,那么就不是肥缺,也没有人绞尽脑汁的想把你给弄下来,然后让自己人上去的。

当然,像这孝敬也就少了。

说不定人家心里还觉得这个县太爷还真是倒霉,怎么就到了个地方呢?

不过事在人为,杜有忠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他是第一次当官,真的选了一个好地方,那么情况就很复杂,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犯大错,这个彭泽县虽然偏僻,但是并不是没有作为。

王师爷也是早就了解了这彭泽县的情况,所以陪着自己东翁去知府,所享受的‘待遇’,已经是从心里都有准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