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而且看这个样子,五进都有,还有花园子,这得多少钱才能买的起啊,康家以前肯定是在这院子里花了很多心血了,连告老回乡都没有把院子给卖掉。

康太太是在二门那边迎客,见到杜榆,有人已经把来者是何人,都告诉给了康太太,所以康太太见到杜榆,都能喊她胡太太。

现在杜榆,有的人叫她胡大奶奶,有的人就叫她胡太太,总之,杜榆也不介意,观这位康太太,大概是二十几岁的样子,面容看着可亲,今天穿了一件银红色的芍药暗纹的对襟褙子,下面一个青色的马面裙,显得很是稳重。

“胡太太来了,没想到胡太太这么年轻,我平常到别处去,大家都说我年纪小,如今终于有个比我更年轻的了。”康太太对这位胡太太也多多少少了解了的,虽然人家丈夫是贫寒出生,可是能在那样的条件下,考出来,这也是比寻常人毅力要大一些。

如今看胡太太的穿着打扮,并没有那种暴发户的气息,想着丈夫对自己说的话,让自己对这位i胡太太好一些,因为他和胡鑫关系还不错,康太太就笑着拉着杜榆的手,说道:“胡太太,我送你去花厅。”

杜榆忙道:“康太太不用这么客气,这里随便找个丫鬟,直接送我去吧,你这里还有客人要到呢。”

总不能因为自己,让别的客人都不受到康太太的迎接吧,这样也不好。

康太太忙笑道:“没事儿,我送你到了地方,再过去迎着,都是一年的进士老爷的家眷,相信他们也不会怪我怠慢的。

杜榆被康太太送了目的地,又请杜榆喝茶,和她说了一会儿话,康太太才起身去二门那边去了。

康太太一走,就有人来杜榆这边说话了,他们还以为杜榆这个人和康太太是不是有亲戚关系呢。

虽然说这次康家请的都是同年,但是保不齐就有姻亲关系,要不然怎么是康太太亲自把人送过来

的呢。

杜榆听了觉得好笑,她跟康太太也是第一次见面呢。不过既然人家问了自己是谁,杜榆也自我介绍了一番,主要是介绍自己的丈夫的,他们这些人交往,可不就是凭着丈夫的关系?

☆、192 突然

初次见面的人;而且都是妇人,说话熟悉起来;然后又都大部分是从外地来的;说说各地的风俗等等,有的一看,还是一个省里出来的,这就有共同话题了。毕竟老乡见老乡,虽然不至于两眼泪汪汪;可是能说得多了去了。

更有的,就说起来了孩子的教养问题;这个杜榆就插不上话来了。

不过有人看杜榆年轻;问了问;知道她现在还没有孩子呢;就又聊到如何吃东西,能生儿子的话题上了。真是那个囧啊。

其中有一个人,她丈夫姓姚,也是在翰林院当庶吉士,她本人看起来也都三四十岁了,儿子都生了三四个,别人围着她问生儿子的事儿也围的人多。

看来,到什么地方,生儿子这个话题都是不会褪色的。

而且女人在一起,八卦自然是少不了,那些京城比较出名的八卦,也被大家拿出来说说了。听的杜榆津津有味的。

等康太太来了以后,大家都知道这人基本上是到齐了,康太太说请大家去看戏,可别说,康家真的是有钱,还专门请了戏班子,花厅里也摆好了桌子,一会儿上菜,可以边吃饭边听戏。

戏班的班主送来了戏折子,康太太接过来,请大家点戏,也没有分什么主次,都是按照座位,各点了一出戏。

饭桌上的气氛也很好,旁边还有丫鬟帮着夹菜斟酒,在康家的宴会,一点儿事也没有出。

等到从康家回来后,杜榆还对秦婆子说了这康家的事儿,规矩是很不错的。

秦婆子道:“这样的书香门第,规矩都是很严的,也很少有纳妾的事儿。不过他们这样的人家,儿子倒是好娶媳妇,就是女儿,世家名门要求娶,都得考虑考虑。”

毕竟从小生活的环境,都是在少有纳妾的情况下,那么这些姑娘在心里就觉得男人纳妾不是好事儿,而世家名门这边,爷们就很少没有不纳妾的,有的还很多,另外,在少有妾的情况下,经历的宅斗就少,到了这世家名门里,能管的住,有那个手段吗?

至于男子,当然是有闺女的人家,希望能见到这样的人家少少受些罪呢。

所以,一般的清贵之家,喜欢和清贵之家结亲,这样生活环境基本相同,也不至于适应不过来。

杜榆心道,这世道,还真是坑人呢,姑娘家娘家纳妾的多少,都是对姑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