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他一个从七品的经历实在是太不起眼,不过好歹是留在了京城。

虽然说吧,这顺天府的官员在京城不好混,可是大家都知道了,这杜桐的妹夫,人家现在是炙手可热呢,也没有人敢欺负杜大郎杜桐这个新人。

他在顺天府过的还挺自在。

杜榆也是顺理成章的成了七品孺人,季氏成了太孺人。有了诰命了。

胡姥娘就算是没有诰命,在胡家也是老太太,谁也不敢对她不尊敬的。

季氏穿着太孺人的衣服,感慨的对胡大舅说道:“真没有想到,我还有这一天。”她哪里能想到,自己养的孩子,能给她带来这么大的荣耀?

总感觉是从别人处偷来的一样。

想着胡鑫的亲生母亲还在世,她是有些对不起人家,这个诰命是该他生母的。

胡大舅说道:“胡说,就是他生母找上门来,人家朝廷商业是生母养母都有诰命的,不信你出去打听打听,是不是这个事儿?你啊,也别想那么多,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鑫儿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别人不珍惜,他们珍惜。

倒是也不怕别人过来了直接摘桃,反正他们问心无愧。

胡鑫在内阁当差,有时候也会被派去,跟着宫里的人去给皇上送当天的奏章,所以皇上的面是见着了,可是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低头的,皇上也没有跟他说话,奏章送到了,也不是立刻就批了的,他也不用等着再送回去奏章,自然是有人专门办这个差事。然后把批好的奏章给各部发下去。

不过胡鑫知道,皇上肯定是知道他这个人的。

在这里,也遇到了康远行,康远行有一次办完了差事,还让胡鑫等一等他,他们一起回去。

皇上办公的地方虽然是在宫里,可是和后宫是不在一起的,所以他们不必担心和后宫的人能联系到一起。

且送奏章的时候,那么多人跟着,也不怕安全问题。

“还没有给胡兄说声恭喜,实在是前一阵子太忙了。”康远行抱了拳,笑着说道。

所以就请了胡鑫在一个酒馆里搓了一顿,这个小酒馆,看着不怎么样,但是里面的饭菜做的不错,这还是他们当初都在翰林院的时候发现的,以后就经常在这边打牙祭了。

康远行并没有在翰林院过满三年,而是早早的就在皇上身边了。

☆、第234章 危险

春闱的时候;康远行也忙;作为御前行走;在殿试的时候;他也要帮着收考卷。还有各种小事情要安排。

两个人喝了几杯小酒;然后说到了一些两人都关心的事儿。

胡鑫想着;康远行既然是能过来找自己;肯定是皇上那边首肯了的;不然他也不会来。

像他们这样的;忌讳结党营私。

但是有时候又需要这种‘结党营私’,端看皇上想怎么样了。

康远行告诫胡鑫;“做咱们这种差事,千万别和后宫扯上关系。”

后宫的人是无孔不钻,看着他们这样的官员和皇上能说得上话;可以通过自己的家族各方面击破,然后为她所用。

胡鑫说道:“皇上正值盛年,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吧。”

夺嫡这个事儿,说起来还早了,看皇上才是壮年,起码也得有二十年的活头,现在就开始争起来,未免太早了。

所以因为没有夺嫡的烦恼,大家做官就比较轻松。

真要到了中晚期的时候,陷入了夺嫡大战,那真是官都不好做啊。

康远行笑道:“你太小看他们了,有时候后宫就代表着朝廷,虽然现在不至于到了那个地步,可是后宫争宠,他们的家族也会相互倾轧,我们这种身份,不用我说,你也知道吧,办事儿方便。”

比如说奏章,有的是想要告某人的奏章,可以押后几天,就能节省很多事儿,也能扭转局面,真的不能小看这种事儿。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了,就该小心谨慎了。回报与风险从来都是成正比的。

而且男人们在前面当官,也会影响到自己家里的家眷。说不得不小心得罪了人,自己的家眷就会在某一处被找补回来。

当然,既然想要往上爬,没有一点儿胆量是不行的。

“多谢康兄提醒,我一定会注意的。”

康远行也是一片好心。胡鑫领了这个情。

五婶陈氏的反应特别大,也可能是年纪大了的缘故,真是吃什么吐什么,把齐氏给着急的。

杜榆想着自己怀着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