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潘井年有些不信,他正细细回想自己与那两人相处细节,却突然感到船体左右晃动了一下,接着便听下面那些水手大声吵闹起来。

他立刻觉察出了异样。因为这天舟海船十分平稳,沿着海岸线航行了这么久。些微晃动是有,但是不会像现这般会引起骚动。

他便打开房门吩咐门口小厮:“去打听打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那小厮应了一声,立刻便走了出去。

潘井年住是二楼偏中间房间,一侧开了窗户,但是他从来不敢开出来看。

卫首都姜桐是个内陆城市,潘井年没做过海船,来襄平出使也走过水路,但那都是航道早就开发成熟江河。哪里像如今,他自从上了船就没下去过。这船大离奇。淡水与食物丝毫不需要靠港口补给。

潘井年甚至产生出自己被软禁了感觉。

此刻,感受到船只航行越发平稳,他便犹豫上前开了窗户。

一股比房间里浓烈海水腥味随着热乎乎海风吹了进来。潘井年微微大着胆子往船外探了探。看到除了深蓝海面就是高远天空时,不免一阵烦躁。

“大人!”

小厮过来汇报。他声音不算大,但是他嗓子很脆,叫得潘井年一个踉跄差点翻过窗子。

“什么事”靠着自己敏锐神经刚刚逃过一劫潘井年忙将窗户合上,然后转过身子严肃说道:“下次不要叫这么大声。”

那小厮点头应下。然后道:“小刚去楼下问过那些水手了,他们说就要到安邑郡了”

潘井年听到安邑郡三个字,心里总算高兴了下:“他们要安邑郡登陆?”

那小厮嗯了一声:“那些水手是这么说。”

“哈哈!”潘井年大声笑起来:“终于回到卫了!”

虽然这次航行速度奇,但是潘井年却觉得度日如年。若是坐马车,他起码还能看看路旁风景。但是这船上,李欣从不召见他。他便只能被困小小房间里头发呆。

又因为对方人多自己人少。他甚至没法去打探这么两艘大船上都装了些什么、有没有炸药什么。

如今到了卫,终于可以多调些人马来辅助自己了!潘井年心情甚好想着。

果然如那小厮所说那般,不到一个时辰。两艘海船便停了安邑郡港口里。

“公主殿下,这渔村条件粗陋,何不跟随小臣去驿站留宿一晚?”刚刚上岸潘井年苦口婆心劝着李欣:“虽说驿站也只是将就,但总归比这里条件好多。”

他们身后是一个小渔村,身边是穿来穿去忙着驻扎士兵。金灿灿海岸线处视野远处。碧蓝天空下一大片青山绿树沿着海岸线蜿蜒往两边延伸。

潘井年看着这些穿着短打精壮汉子,心中忧虑一片。原本以为这些人都是水手。但是上了船才知道水手只有一小半,另外一大半全是李欣从玉昌调来亲兵。

这些士兵能陆战能海战,海上熟知洋流风向,上了岸懂伏击能骑马!据说全是李欣从玉昌渔庄上征来渔民,跟着她打过流疆西贼,去过襄平皇宫。

都是质量上佳精兵强将。

如今再要反对已经晚了。潘井年只好让自己侍卫去调查一番数量,结果得出数字是不到一千人。

算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潘使恐有不知,身处异乡,本宫只有这些手下包拢下才能睡得安稳。”她声音不高,却很直白:“你们驿站若是能容得下这一千侍卫,本宫就跟你走。”

潘井年语塞。

“这安邑郡原本是那小郡主封地吧?”李欣迎风站比自己高一头潘井年面前,却丝毫不显身矮。她宽袍大袖迎风展开,清丽脸上一片怡然之色:“本宫这几日不急着动身,想要这里转一转行不行?”

潘井年很想说不行,但是他不敢,只好委婉劝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安邑郡贫瘠荒凉,远远及不上玉昌和安溪繁荣。再者这里景致也很普通,公主若要此地逗留观景,只怕会十分失望。”

“本宫只是坐船累了,想要休整一番罢了。”李欣便笑着问:“潘使是否着急赶回姜桐?”

她看着远远站一起安少莲一行人,弯弯眼睛微微眯起:“潘使着急回京复命,便先行一步好了。”

潘井年这次没有客气,他仔细想了想,也觉得自己先行回京准备比较好。至于李欣这边,便只能勒令安邑郡守严加防范了。

“那小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潘井年弓着身子深深给李欣拜了一拜:“待小臣禀明皇上后再马加鞭回来恭迎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