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景正卿见她如此善解人意,又为自己着想,忍不住大为欣慰,点了点头道:“我之前,被姗姐吓了一跳之余,却还有些担心,担心你会因此怪我明媚”

明媚道:“我怪你做什么?又不是你撺掇她那样的姗姐是个有主张的人,想当初,不也是跟我生分,却跟蓝同樱亲近的?”

景正卿笑了笑,却并不替玉姗分辩什么。玉姗跟他的确是极好的,但跟明媚自然差了许多景正卿心知肚明,个人有个人的运命,明媚是他的,玉姗却也在为了她自己竭力争取,景正卿自然无法责怪玉姗如何。

明媚陪着景正卿出府,见他是骑马来的,不免斥责,他的伤是在腰上,虽已愈合,却仍不得剧烈活动,先前他情急之下,不耐烦坐马车,便只骑马而来。

明媚把他拉到门内,问了腰上的伤如何,只是在外头,不便亲眼看一看。

景正卿便道无妨,千万句叫她放心,明媚才叫家里的人带了马车出来,叫景正卿坐了马车回去。

景正卿得她如此关心,自然乐得答应,左右也不似来时候那样,因担忧而十分急切了。

景正卿乘车返回,车经闹市,便听到隐隐有哭天抢地的声音。

景正卿不以为意,马车经过,便听到有人哭叫道:“是尚书家又如何?不明不白害死了人难道就这么算了?”

景正卿听了这句,便撩起帘子看出去,却瞧见街头上,有个白衣的妇人,趴在地上,哭叫不已。

周遭围着几个闲人跟不明身份的看客,其中有人便道:“你既然知道是尚书家,就不该来招惹,快些离开吧,免得惹急了大人们,枉送性命。”

那妇人哭道:“我家女儿进了府里,不到三个月就不明不白死了,当家的去理论,也被打断肋骨,躺在床上,偏偏告官官也不管,难道堂堂京城天子脚下,就没天理了么?”

景正卿听到这里,便问赶车的:“这妇人说的是哪个尚书?”

赶车的便道:“二爷怎么不知?还有哪个,不就是有个定了太子妃的蓝家么,听说跟府上还常来常往的。”

景正卿见他知情,便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赶车的是卫府的仆人,有些谨慎,便只道:“具体如何小人也不知,只听闻这妇人的女儿进了蓝府做丫鬟,不知为何就死了,蓝府说是自尽的,给了一笔钱,这妇人家里明明也收了,不知为何又说女儿是给害死的,便告官,自然没有人管的,只当她是讹人呢。”

景正卿听着,便道:“没道理,既然认定是被害死的,何必收那银子?既然收了,为何又反咬一口,这事儿真是”

赶车的便笑笑:“是啊,谁知道呢。”

马车离开,那妇人仍在地上哭叫,景正卿回头看去,却见依稀有几个身着墨蓝色衣袍的奴仆上前,把那妇人拉着,不管她大吵大嚷,横拖竖拽地拉走了。

景正卿瞧着那仆人的服色,却是认得的,却不正是蓝家的人?

进了腊月,飘了几片雪花,天气渐渐冷了,便迎来端王寿辰之日。

卫凌自去贺寿,明媚本要留在家里,顺便跟卫峰逗玩儿,不料端王早早地派人传话来,说是务必要明媚也前往。

因前段日子风声鹤唳,卫凌不许明媚出府游玩,也怕她闷坏了,因此就答应了。

这日,卫凌便带明媚前往端王府,见了端王,便行礼。

明媚也行礼,便道:“明媚给纯佑叔叔道贺,祝王爷福寿康宁,平安喜乐。”

端王见了卫凌倒罢了,见了明媚,又听她说这两句,便连连笑着点头:“好好!有明媚的吉言就好了。”

他笑吟吟过来,握着她的手嘘寒问暖片刻,又亲替她将披风上沾着的雪珠拂去,道:“幸好你爹爹带你来了,不然,我也是不依的,见了你我也才高兴呢。”

明媚道:“爹爹怕我聒噪冒失,惹了纯佑叔叔不喜,何况今日是大日子,要应酬的人极多呢。”

端王仰头大笑:“怎么这么会说话?只别像你爹爹,总是想太多”

卫凌见宾客渐多,便道:“王爷,还是正经地招呼客人才是。”

端王点头:“不急。”扭头对明媚说道:“今日我未免得在外头应付客人,幸好你也有了婶婶了,你便留在内院,让她照料你,她之前也见过你,自然是熟络的且今儿来的人倒是挺多的,景府的小姐,廉国公府的李小姐,还有刑部尚书府的蓝小姐还有一些总之你见了便知道,必然是热闹的。这样我也才放心些。”

明媚听端王说让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