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儿,怕还有些繁琐的事儿要忙乎。”

言毕,朱儿自己也闭上了双眸,背脊一片寒冷,让她有些难以入眠,不过还是装作无事般的休憩着。

绿儿扫了眼她们二人,瞧得没有人与她继续说话,无趣的鼓鼓嘴,靠着车壁打盹。

白雪,缱绻翩飞,落在连绵不断的墨山之上,即使寒冬,山中依旧藏着绿意。

马车在小径上缓缓行驶着,不时有积雪从树枝上掉落下来,砸在车顶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可车内的人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沉沉睡去,或清秀,或雅致,或貌美的容颜上都带着浓浓的疲惫与困意。

原来即便是坐在马车里也还是会累的。

静心庵,高高的额匾上写着苍劲有力的三个字。门扉紧紧闭着,门前没有丝毫脚印,若不是听着里边幽幽的诵经声,还以为这儿毫无人烟。

李汉林三人跃下马儿,站在外头恭敬的唤了几声,不闻车内之声,不禁哑然。

掀起帘子,瞧得里头的人睡得很沉,皆是轻笑了声。

只是,他们发现了一件事儿,朱儿一直一动不动的坐在那儿,而另两个早已东倒西歪,三人相视一眼,心中想法不一。而吴远清不由得有些钦佩她,即便曾经她差点做了伤害郡主的事儿。

李汉林重重咳嗽了声,大声唤道:“郡主,到了。”

苏暮卿一惊,双眸倏然睁开,迸射出锐利的视线,不禁让人畏惧。她望见眼前已是在静心庵门口,这才敛下眸中的冷意,平静似水的点头:“嗯。把她们两个也给唤醒了。”

苏暮卿在李汉林的帮助下,跃下马车。她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到庵门前,抬手轻叩,柔柔的声音溢出:“可是有人吗?”

半响,苏暮卿闻得一阵脚步声传来,紧接着门扉“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年约十来岁的小尼姑对着她们轻轻一个福身:“可是苏施主?师傅正在堂房中等候。”

苏暮卿对着她微微行礼:“多谢小师傅。”

言毕,苏暮卿一行人便欲进门,小尼姑瞧了眼苏暮卿身后的三个男子,脸不自觉一红,怯声道:“苏施主,庵里不能让男施主进来。”

苏暮卿一愣,稍即明白。她冲着小尼姑歉意一笑,侧身对着李汉林三人道:“这七日怕是要委屈了你们,马车里还算暖和,也有足够的炭火,暖炉留给你们。至于饭菜,到时候我会与这儿的师傅说声,让朱儿给你们送来。”

李汉林微蹙眉头,低沉道:“郡主,这般会不会出事儿?”

苏暮卿温和一笑:“无妨。既然来了,没得退回去的道理。若要有个事儿,定是会找你们。”

闻言,李汉林三人也是无可奈何,只能由得她们去,而他们则是轮流着暗中盯梢了,这光明正大的进不去,另外的方法应该还是可行的。

越是向着里头走,诵经之声更是朗朗,念得让人慢慢变得平心静气。

堂屋里,静悟大师正闭眸坐在蒲团上,手中的念珠随着念唱一粒粒的转过。

苏暮卿有些不忍打扰,便是安静的立在一侧,默默的倾听着庵内传来的诵念。

在这偏隅一角,苏暮卿的心更似平静下来,前世的仇怨仿佛化为云烟消失不见。

好久,静悟大师缓缓的张开了眼睛,平和的视线落在苏暮卿的身上,面容上划过一阵诧异,低低道:“你是苏家人?与苏夫人是”

苏暮卿恭敬的回道:“回大师的话,小女子名暮卿,是为往年这时来这儿的苏夫人的女儿。”

静悟大师微颔首,也难怪得长得这般相像,不过看着比苏夫人更柔和。

“不知令堂可是来了?”

苏暮卿摇摇头,低声道:“娘亲以于今年二月初五过世。”

“阿弥陀佛。”静悟大师平和的双眸中竟是闪过一丝忧伤。

人生在世,过眼云烟。是长是短,谁又料得?睁眼能看到多少虚妄,阖眼又顿悟多少真实。

静悟大师缓缓的站起身子,淡淡道:“苏姑娘,请随贫尼来。”

出了堂屋,绕过偏房,径直得来到一间大敞的佛堂前,五尊同殿,释迦牟尼佛居中,左边是弥勒佛和普贤菩萨,右边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主像之外,左右还有迦叶、阿难等侍立之像。

每一张面孔皆是庄重的很,苏暮卿在静悟大师的指点下虔诚的一一叩拜。

“以往你娘也总是那般虔诚,纵使外头有太多的纷杂,她都会在这个七天内放下一切,让自己平静”静悟大师缓缓的在一边诉说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