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 (第1/4页)

如瑾受宠的那一年,别说自己能分到,身边服侍的大小宫女内侍每人都能有一个,自是惹来不少嫉恨。当时如瑾就知道是皇后刻意这样分,不过也没在意,人家愿意给,她就安然接着,她那时候是懒得理会前路的,自然想不到防微杜渐,直到最后得了那结果,才体会出水滴石穿的厉害。一点一点的怨气积攒起来,最后就是摧毁一切的洪流。

而今再看到水果月饼,想到前世,未免感慨良多。

吉祥领头在院子里拜月娘娘祈福,如瑾隔窗瞅着红点点的香烛头出神。去年拜月,她还在池水胡同的狭窄院子里住着,接到长平王写着诗的纸条,还吓了一跳。不想今年就住进了长平王府,说起来真是意外之事。

舜华院里,张六娘也在看丫鬟拜月,盛放荷叶清汤饺子的食盒摆在堂屋小桌子上,刘乳母正奉命捧着碗吃饺子。被迫“养病”好一阵子的章乳母趁着拜月凑上前来,看见清汤饺子,笑嘻嘻的也跟张六娘讨恩典,张六娘就赏她吃了。于是两个嬷嬷将如瑾送来的一大碗水饺吃得涓滴不剩,张六娘吩咐廊下的木桩子之一,让把食盒送回辰薇院去。

木桩子领命出门,刚走到前院就见长平王正带人进来,就返身回去禀报。张六娘意外,连忙迎上去:“王爷?”一边示意琅环去准备沐浴的热水。

长平王停脚站在院中不往前走了,说:“记得上次落在你这里一本书,去取来。”

张六娘便亲自去次间格子里拿了《陈会要》出来,“王爷说的可是这本?”

长平王“嗯”一声,花盏忙上前躬身接了。长平王转身便走,“本王看会书再睡,你们歇着吧。”

张六娘愣了一下,垂首福身相送,长平王一行就像突然到来那样突然而去。热水准备到一半的琅环闻声出来,扎着手问:“王妃这水还”

“继续备,我洗。”张六娘径自走回屋里去了。

感谢以下姑娘们的馈赠~Cyy990226,13854205122,清心静,mayu,13570419597,madmei,dreameralice,小心天亮了,15280575359,rourou

249本末倒置

如瑾快要睡着了,拜月回来的丫鬟们进屋看见她支着脑袋在榻上打瞌睡,忙上前服侍她去床上就寝。长平王却来了。

整个王府都是他的,他想在什么时候去什么地方,自然不必请示别人。如瑾很困,却还得起来招呼,而且心里有点打鼓,这个时辰跑来,莫非是要留宿?别的日子到罢了,八月十五的晚上,张六娘邀其赏月而未得,最后这人跑来这边睡觉,不是活生生地打人家脸。

如瑾将其迎进了屋里,让丫鬟上茶,问他:“王爷不在锦绣阁么?”

长平王手里拿着一卷书,随便扔在榻上,和未曾收拢的夹里绣被卷在一起,整个人身子一歪也倒在了被上,伸着手指捏眉头,“从舜华院找了书来,本打算回去看书,半路却被酒气冲上了头,借你这里躺一会。”

他倒是客气,还说什么“借”。如瑾伸手将他扔下的书拿起来,对灯看了名字,笑道:“王爷宴会上受了训,倒是听话得很,让你看书你就看。”

长平王呵呵一笑:“父皇八百年不训我一次,他兴致好,我岂敢不听劝。”语气里却是十足十的调侃,没一点认真。

说头一句的时候,如瑾心里还有些不自在,觉得这人和皇帝毕竟还是父子,抹不掉的血缘,皇帝一句话,他就照办。不过听了后一句,她发现这人颇有应付差事的意思,而且还有点点隐而未露的讥讽,那神情,跟上次议论赈灾似的。

她就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

“王爷若是真听劝,就拿着这本《陈会要》好好回锦绣阁挑灯夜读去,或者去书房那边,不要召女乐,这才是遂着皇上的兴致。”

“咦,你是在劝我?”长平王放下遮在眉间的手,张了眼睛看过来。

如瑾坐到榻边的椅子上,说:“王爷拿着旧代陈朝的典章制度,一副要参政的意思,这还用我劝么?大张旗鼓去王妃那里找了书来,架子摆开了,半路却又醉酒歇下,赶明儿皇上再说起您,大概就不是今日这语气了罢,愿不愿意再说您还是问题呢。”

长平王就笑:“原来我家里有个贤妻。”

“贤妻在前头院子里,我只是谨小慎微,多思多虑的一个寻常人罢了,可不敢当这两个字。”既然说开了,如瑾索性挥手屏退了屋里的丫鬟,声音低了三分,注视着长平王说,“今日在殿上,帝后的意思摆在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