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部分 (第1/4页)

长平王在主位落座,大小将官们重新见礼。

副将拎了一个油布包裹进来,长平王道:“打开吧。”

一颗死去多时的人头露出来。

几个人当场吸了一口冷气。

“这这是”

“是卧尔骨贼王?”

“就是!上次和他照过面,我不会认错!”

长平王点头道:“正是卧尔骨主部大王查措,前日本王率部与他碰了一场,将他主部打散了,顺带剿了人头回来。”

满帐军将骇然。

他们都知道长平王此来只带了千余兵马,卧尔骨那边的主部可足有两三万人,都是查措亲信战力,他从来只会让其他属部和燕军拼杀,自己的主部兵马爱惜得很,根本不会打硬仗。

长平王怎么让他动手的?

而且千余人对几万,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袁治试探相问:“王爷从辽镇远途跋涉而来?不知带了多少兵马?”

不会是攻打辽镇的几万大军都带了过来,最后只拼剩千余人吧

副将代替回答:“我等万人随王爷轻骑而来,深入卧尔骨与寒妲腹地绞杀大小部落七个,折损三千余人。回头抄了卧尔骨大王后路,夜袭得手,火烧连营损了对方万余人,毁尽粮草,自损四千。后与卧尔骨主部残余万人沿途拼杀,最后两千对一万,于鱼儿山附近取其王头颅,击溃主部,班师回境。”

简单淡漠的陈述,只是赤裸裸几个数字,然而听在满帐军将耳中却把他们惊得不轻。

就是袁治这样带三百人就敢追杀敌军大部的悍将,也不由心中发寒。

带万人从辽镇深入鞑靼腹地,绞杀七部

这别说少有人能做,就是想,恐怕也不会有人敢想。

简直就是送死!

此时正值冬季,魏地那边更是严寒难耐,游牧部族全都化零为整聚集在一起抵抗严冬,此时那边的一部人数可不比夏季,动辄就要上万的。就算刨去老弱妇孺,刨去被征调进犯燕地的精兵,剩下那些守护部族的汉子也非常人能敌。

游牧者生性凶悍,又在自家门前,哪有不拼命的?

可长平王他们竟然只损了三千人就灭掉对方七部!这是什么战力?现而今放眼天下,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强悍的军队。

尤其最后以两千人击溃对方万余人的主部,还缴获了敌王头颅

说出去,谁能信?

可若不信,事实就在眼前!

单看那千余连头发丝都几乎带着杀气的骑兵,就可推断出他们经受了什么样的战火洗礼。

还有他们身上的衣服,所用的兵器,坐下的战马,有一半都是来自魏地的。现在这是以战养战的凶狠法子。轻骑袭杀,抢敌人的粮自己吃,抢敌人的马自己骑,不留后路。

要么胜,要么死。

军将们不约而同看向长平王。即便直视君王十分无礼,此刻他们也顾不得了。

这就是传说中那个只知道搜罗美女填后院,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不正经皇子?

就是打辽镇几个月都没得进展的窝囊主将?

无怪黄指挥使会心生野望,要搞什么天下三分,原来是根本就不知道人家的底细!

袁治略一沉吟,带头朝长平王跪了下去。

“王爷胆略勇武超乎常人,末将心服口服,大燕有幸得此新主,何愁战火不灭,天下不太平!”

其他军将先后反应过来,也纷纷跟着跪下,赞誉不绝。

长平王看着袁治笑了笑。领军的主将,光勇武是不够的,还要足够灵活机变。而自从见面开始袁治所表现出来的特质,再次证明了他一直没有看错人。

“将卧尔骨王和黄贼的头颅都送到军镇去,挂在城墙示众百日。”

长平王吩咐完毕,转向袁治,“袁校尉,若是以你为新指挥使,百日之内,你能否击退魏地之敌,安定边防?”

袁治静了一下。

随即叩首下去:“臣,定不辱命!”

“你们呢,可服?”长平王问其他军将。

军将们齐声道:“服!”

还有人补充:“袁校尉骁勇过人,全营上下没有不服他的。”

“是,跟着袁指挥使,咱们一定能早早把鞑子赶走!”

“都是那黄老贼误事,不然咱们不会打得那么辛苦。”

长平王于是当场任袁治为新指挥使,赐了印,给了他任免副官的权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