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 (第1/4页)

刘东连忙说道:“好的,我回去立即向农业厅传达省长的指示。这个高科技农业基地确实很有科技含量,特别是无土栽培、有机化肥自动化灌溉等技术,实现了农作物和蔬果的绿sè、高效、高产生产,如果加以推广,对全省的农业生产都很有示范作用。”

袁省长点头道:“水门县委县zhèngfǔ的工作做得很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走创新发展的道路,说明这个班子是有战斗力的。”

随行的水门县领导个个喜笑颜开。

临别,袁文定握住叶之然的手说道:“叶书~记,我会继续关心水门的工农业发展,希望你们保持这种工作积极xìng,带领全县人民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快步奔向小康。”

“谢谢,水门县全县干部群众都将牢记省长的指示,努力工作的。”

几天后,长江省农业厅的副厅长在副市长唐国强的陪同下来到水门县考察高科技农业基地。这次考察更为详细,在水门县开了三次会议,分别听取县委县zhèngfǔ领导、县农业局、无土栽培专家的汇报,又深入农业基地进行考察。

回到省城后,农业厅专家将考察结果写了一份简报,省委书~记陈成强看到后亲笔作了批示,要求全省农业系统学习水门县高科技农业基地的经验,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加快全省的农业发展速度,实现农业科技现代化。

省委书~记作了批示,前来水门县考察的各地官员一时如过江之鲫。来的人太多,问题就出来了,水门县本就不富裕,不说别的,招待他们吃饭的钱就远远超出了县zhèngfǔ的预算。

毛海生来找也之然商量对策,叶之然挥一挥手道:“海生县长,不管来人是谁,全部让他们交伙食费。”

“可这里面有许多地市级别的领导。”

“不管,凡是来水门考察的团队,接待的时候就给每个团队发放一份介绍资料,一份收费伙食标准。这样吧,就按每人每天三十元的伙食标准收取。”

毛海生笑道:“如果按这个标准收费,我们不仅不亏,还可以赚钱。”

“海生县长,对这些考察团来说,这是很小的一笔费用,你不用替他们节省。水门是穷县嘛!他们这些领导难道就没有帮水门县一把的思想觉悟?”

毛海生点点赞叹:“之然书~记一个主意就解决了大问题,我心里有底了。”

叶之然点头道:“我们把工作做在明面上,相信考察团的领导不会为你这事故意为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12节掉包

水门县委常委宿舍区就在县委招待所隔壁的那个小区,共十二幢小楼。虽然名义上,常委宿舍楼只提供给县常委住,但事实上,曾经担任县常委的老同志在调动工作或者退休之后,都不愿搬离这个小区。叶之然初到水门工作时,因为没有空余的房屋只得和章立人住到原档案局的办公小院。

邱大云下台以后,叶之然在常委会上布置任务,责成党委办主任沈荣收回非常委家庭的住房,按照相关政策另行分配公房。由于沈荣措施得力,分配方案又比较合理,这些人被迫恋恋不舍地搬离了这个水门县的“权力中心”。

叶之然、章立人、沈荣三人都搬进了常委宿舍区,沈荣将三人的住房安排在临近的三套房子。档案局的小院那边住着刘兵、丛jǐng官等人。张大彬结婚后,因为暂时没有可供分配的公房,暂时也占据了小院的一套房。

新班子中,沈荣是个称职的委办主任,他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于叶之然的“大秘书”。叶之然出去开会或出差,他每天至少打三个电话,事无巨细都作汇报,让叶之然随时掌握县里的大事小事。

这天,叶之然从嘉南开会回来,沈荣屁颠屁颠地到他的小别墅,见张念悦也在,胖乎乎的脸上未语先笑,道:“张科长也在?我还以为书~记一个人回来的,来请示晚上哪里吃。”

张念悦问道:“沈主任,你们平时都是在哪里吃的晚饭?”

沈荣道:“大多数在招待所食堂吃。偶尔在章书~记家或我家吃一顿。”

章立人、沈荣、胡亚平等人调到水门县工作后,把家属的工作也都调动了过来,在水门县安了家。

张念悦道:“杨姐姐也调过来了吗?那好,你问问杨姐她们准备哪里吃,我们晚上聚一聚。”

沈荣答应一声刚想转身打电话,张念悦又说道:“沈主任,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