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不甘的解下身上的玉佩,他知道自己要是不给搜身也是难免的了,梁唯光告诉自己一定要记住今日的耻辱,以后加倍的回报给阳家。他死死的盯着阳清河,眼见着她收起玉佩。然后阳清河唤来刚才守着梁唯光的两个侍卫,让他们带他下去休息,并且注意时刻保护,尤其将保护两个字音咬的极重,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只见阳清河拿起自己的伞,撑开施施然的走了出去。梁唯光牙都快要咬碎了,被那两个侍卫一前一后的带了出去。他保证,他这一生就没有受到过如此待遇,他也不会平白无故咽下这口气。

正文 第二十三章 一品流年为尘缘

第二天阳清河就派人送了书信和梁唯光的信物到梁军大营,那军师也是个谨慎的人物并不敢任意主张,先是派人跟随信使入城确保大皇子如今是安全的没有受岢待,又派人八百里加急将书信递往望京。

阳清河在信中提的要求并不算苛刻却也能让皇帝老儿跳脚了,她不是不想狮子大开口,只是要是逼急了难保皇帝会弃车保帅。阳清河只列了三个要求:一、朝廷立马收兵并且班师回朝。二、半年内不准再向阳家发兵。三、留大皇子暂住白石半年后再送回京城。阳清河只需要半年,因为如果她没有记错半年后的朝廷会自顾不暇,根本顾不上阳家。

奏折到的很快,梁秋看到这封奏折时一怒之下斩了信使,又发作了一大批官员。梁秋实在对自己的儿子太失望了,只是他的皇子本来就不多也做不出来舍弃儿子的事。听到军队连死带降带伤折损了近三万人,梁秋只剩深深的失望。龙腾南也回到望京了,而关于他有不臣之心完全是空穴来风。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几岁梁秋颓然的下了圣旨让大军回朝。

一场战争在经历了数万人的牺牲后,结束了。阳家军之神勇再一次被人称颂,如果拿下白石城可以说是运气,那么惠远一役拼的大半就是实力了。阳清河的名字又成了热议的话题,有的人渐渐发现这个世界是属于男人同样也是属于女人的。

把惠远城事务留给龙一凤一他们打理后,阳清河就回了白石的城主府,她住不惯知府院落俗气富贵的建筑风格,还是自己的家住起来舒服。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阳清河总觉得自己是个客人,可以冷眼旁观那些人那些事,可是后来当她自己卷入其中不可自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成了局中人出不去了。

由于战争刚结束,很多家庭失去了儿子失去了父亲,八月十五过的并不算热闹。元华贴心的派人送来了一盏花灯,灯上的绘画很精致画的是一个宫装女子回眸一笑的场景,仔细看正是阳清河的面容做工却很粗糙,原来是元华自己亲手做的也难为他一个大男人做这些东西。月亮正圆的时候,阳清河挑起花灯和玉坠玉环她们嬉闹了一阵,为了让阳清河从战争的阴翳中走出,两个小丫头很用心的逗阳清河开心。

随着花灯来的还有很短的一封信,这次是由送灯的人带的,信纸用的是是上好的宣纸还散发着淡淡香味,上面写了很多字多是些小儿女情话对惠远之战的评价,最后一句话却让阳清河心蓦然一动。

“八月十九,儿之生辰,华当亲送贺仪。”拿手指在这句话上摩挲了很久,阳清河眼前浮现出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很多很多的场景重生之后她还没有再见过他心里百味俱陈,却独独少了期待。

窗外缓缓在月色下流动的河水,八月中旬白石的荷花早已开败了,秋意渐浓虫鸣反而比以前更加响亮,是知道时不久矣所以拼命去唱么。

还没有到八月十九日,与阳清河交好的或者至少表面上交好的势力都送来了礼物。洛徵也回来了阳家的人似乎都很恋家,洛徵是个孤儿从小和阳清河拜在一个师门,在她眼里他就像自己的兄长一样宽厚可亲,而也仅止于亲人了她实在无法将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当作别的什么。

洛徵送的礼物很精巧,单从价值上说并不算贵重,只是一个用沉香木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小人儿,从他们相识之后每年洛徵都会按照阳清河的样子刻一个小木人儿。阳清河手中这个暗红色的小木雕,精细程度可以看到头发丝以及衣角的细纹和褶皱,面部表情也很逼真,每次都让她以为是洛徵哪天偷偷看着她雕刻的。阳清河专门用了一个小匣子放这些木头人,上辈子她把这些木人放到了洛徵的墓中。

玲珑的木匣中,大大小小排列了十个小木人,第一个看起来手法最为笨拙用的还是普通的枣木而已。眼前依稀还是小小的自己,阳清河用手指将小木偶推倒又提起来,模样带着几分孩童的天真。

对于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