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汤尼丝毫没有惊讶之色,一贯淡定从容地点了点头。可看在吴陌眼里,就觉得这人可真够厚脸皮的!

“他才十三岁,你都二十七了,你们的年龄差比他的年纪都大!而且,我严重怀疑你有混淆他感情的嫌疑,他这个年纪,很容易分不清感激和喜欢。”

“帮助他的人很多,并不是只有我。而且,给他帮助最大的人是您,如果要混淆感激和喜欢,我想最直接的人选怎么也轮不到我。”

“哼,难道不是你蓄意引导的效果?”

汤尼毫无退怯地和吴陌四目相对,郑重保证,“对他,我绝不会用一丝一毫的手段,全凭他心意。”

唉,还能怎么说?!

吴陌无可奈何地摆摆手,“得,随你们高兴,总之他将来一定要来总部帮忙,我可跟师父打包票了!”

汤尼顶着欠扁的笑脸,依旧是一句话,“全凭他高兴!”

因为这句话,吴陌在未来的几十年漫长时光里见证了他手下这两位最得力助手秀恩爱、腻歪的强大功力。

当然,这都是后话。

上阳镇不仅番茄园采摘场面热闹,移民办公室的大院里更热闹。上阳镇隶属中央城二号卫星城,城内的居民大部分都是现役士兵的家属,也是乙之星重点的移民对象。以自愿原则为基础,以劳动力和非劳动力为划分标准,登记造册,初步确定居住地点、安置方向和岗前培训。并且,所有的岗前培训都是带薪的,正式上班后的薪资待遇也非常吸引人,这是移民办公室火热办公的根源所在。

公司的薪资支出占总盈利的比重是漠然带着财务部制定的,可以说,漠然是个很大方的老板,只要公司赚得多,对员工绝不小气,从每季度的分红更能体现。所以,三合集团的员工招聘目前在帝国来说应该是最受关注的了。

吴陌在上阳镇的两天过得相当充实,启程回中央城的时候,就连随行的护卫队队员们,每人也收到了一小箱新鲜的番茄作为礼物。

回到王宫后,看着一个个忍不住要扶腰的护卫队员,吴陌笑得一脸幸灾乐祸。呵呵,田间地头的劳动强度可一点儿都不比体能训练差,看来有必要策划一下,每到番茄采摘期的时候就安排些特训活动,训练劳动双不误,挺好,挺好!

吴陌向来是脑补到哪儿就做到哪儿的行事风格,而罗少将愈发显露纵容习气,以至于半年后,伊奥各区的集体农场内都相继出现了大兵们弯腰埋头苦摘番茄的场景,总能招惹一大群群众的围观和喝彩,后来竟演变成了一种对抗形式的训练项目。更意外的是,大大加深了军民鱼水情。

若干年后,吴陌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情形,反省到,原来不是自己创意能力强,而是帝国的人才太流弊,不管自己脑补出什么东西出来,都能硬生生地给掰顺了弄出一番成绩!

但此时,吴陌同志还是对自己的发散性脑补能力相当自信并自豪的。

土改政策经过近一年的试行,前期出现的一些问题相继被迅速处理,因此三十余家世族被牵扯在内,其中不乏伊奥的开国功臣之后。但罗少将用杀伐果决的铁血手段让帝国所有的世家贵族认清了两个事实:一,豪强特权的时代已经终结;二,法不责众就是句屁话,罗家的小子绝对是抓一个杀一个,抓两个杀一双!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是饥饿的存稿箱~~~

第71章

罗少将接手罗家二哥位置的一年来,国内铲除豪强恶霸势力;国外肃清横渠军事前线区;大大小小的战役几乎没有断过,刚开始不少“有心人士”还抱着看军部战略物资短缺笑话的心态;但随着土改的顺利进行;尤其是集体农场的兴起和恩封“民爵”政令的推行,后一个季度里,帝*部甚至将边境清理的触角深入到了横渠军事前线区的最外围,在帝国和公共星际区之间渐渐形成了一个辽阔的军事保障隔离区,更甚的是,在前线区内围竟然陆续出现了小规模的移民和集体农场。

集体农场仿佛是蒲公英的种子;在帝国政策的微风吹拂下迅速地在帝国每个角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在当时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帝*队建立了覆盖全国各个区域的军需物资储备仓;更对帝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若干年后,帝国社会研究学院出版了一本有关集体农场的学术性书籍,开篇就是这样形容改变了无数人命运和生活状态的集体农场。

而它最初的设想者吴陌同志,此时正饶有兴致地窝在家中的书房里看罗少将发给他的“绝密资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