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唐青宏皱起眉毛摇摇头,“要跟我交朋友的不少,但真心的一个没有。爸,我上次就跟你说过了,我们那个班很不怎么样,一群小学生都被庸才教坏了!”

唐民益低声斥责他,“不管怎样,都要尊重老师,风气不好也不是哪一个人造成的爸爸会管,你好好听讲就行了,不要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学习上去,这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他应了一声,又接着吐槽,“我倒是可以做到,别的同学肯定不行啦。他们都是小孩子,要是从根源上就被教坏了,可没有我这么能辨别是非!”

唐民益不由得笑了,“看把你美的,有几个大人夸你乖,你就自己膨胀上了?还真以为长大了呢。”

他瞪圆眼睛想反驳,一个转念又忍住了,不再跟爸爸争论自身的大小问题,而是粗声粗气地对爸爸说:“咱们各管各的,我管好自己,你去管我们学校。我不是为自己担心,我是真关心同学呢。”

经过这次以后,爸爸还真的抽空去本地几个学校走了一趟,结果得到了至高待遇——几个学校都是让学生们列队欢迎,还唱着歌,表演文艺节目什么的,歌颂爸爸和其他随行的领导如何慈祥有爱

爸爸被这副架势弄得哭笑不得,回家后锁着眉头下了决心,“临湖的这些歪风,确实需要管一管!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孩子被他们教成什么样了?老这样下去,临湖的未来都要完蛋了。”

第二天爸爸就去教育中心突击开会,盯着本地的教育风气问题严抓。还给本地所有学校订出了几大条解决措施,专门搞出个管理小组来监督进程。

很快的,他所在的班级排座调整了,按照个子高矮来分前后座位;同桌学生也变成一个尖子生带一个差生,还在全校范围内搞起同桌互助小组,得到名次的有奖品奖状,这部分开支由教育中心统一拨款。

这些变化让他非常高兴,可紧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跟他坐在同桌的差生学习成绩提高了一些,对方老爸兴奋得合不拢嘴,竟然让儿子给他带来一份礼物,他打开手提袋一看,是价格昂贵的保健品,无奈地让那个同学带回家去。

到隔日下午放学的时候,那个同学的爸爸妈妈一起堵在校门口,非要请他和他爸爸去吃饭,还说在全城最好的餐厅订了位子。这不是个别情况,他们班上好几个差生的父母都拿重礼酬谢子女互助小组的同学,请客吃饭之举也络绎不绝。

他再一次拒绝了那一家三口的热情邀约,回家就跟爸爸说起这事,爸爸也听得很吃惊,本地的不良之风还真顽固。

又过了几天以后,他发现学校的大黑板上公布了一条信息:从现在开始,校内杜绝师生、家长之间请客送礼的行为,如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家境富裕者可向扶贫捐款箱投币,所有金额用来资助贴补家境贫困的孩子们,使他们可以顺利完成学业。需要资助的家庭请主动去xx办公室领取申请表

当天回家他就大大赞扬了爸爸,这个教育管理小组还是很得力的嘛。爸爸吃着他做的饭菜,回他一个很淡的微笑,“既然要管,那就要管到位嘛,爸爸答应过你,也要对临湖的这些孩子负责任。”

余老也把S国的老专家请来了,不光是石油天然气的勘测专家,还有那位桥梁专家西林院士。几人到达临湖的当天,唐民益陪着余老亲自迎接,把他们安排在临湖宾馆最好的房间。

几位专家年纪都不小了,余老自告奋勇充当翻译,把旧时学习的S国语言重新用上。虽说忘了大半,沟通着也就慢慢熟练起来,一群平均年纪过了六十的老人壮志重燃,喝着酒发誓非要把这两件大事做成不可。

但到了第二天他们去实地勘测时,占着位置的竞州勘测队跟他们吵了起来,非不让他们顺利的进行工作,还扬言这地方是他们的地盘,绝不让外来人员分一杯羹。

余老气得浑身发抖,差点当场爆血管,可还是记着唐民益事前的嘱托,硬生生忍住了那口气,直接找到唐民益的办公室对他反映这个情况。

多年前余老就跟竞州勘测队闹得很僵,如今当然也不会缓和,唐民益略做考虑,跟余老通气说他可以请来邹城的专家协助这几位老专家,毕竟国内同行彼此相识,关系也都不错,应该可以起到调解作用,同时他会亲自去竞州一趟,把项目正式报上去,让余老把书面资料赶紧给他准备好。

正式出发去竞州的那一天,余老带着所有老部下和几个老专家,一起忧虑而期待地为唐民益送行。几个老人眼中噙泪,握着他的手一再捏紧,颇有种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气氛。

这一去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