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 (第1/4页)

“臣妾?”闻言,华太后和靳太妃都稍稍愣了一愣,相视一眼,眼中尽带疑惑。且看眼前女子的年龄与着装,定然不肯能是与她们同辈之人,且她称呼华太后为“母后”,那就该是苏夜涵的妃嫔

华太后突然一怔,疑道:“莫非,你就是皇上新选的妃子,大宣国的皓月公主月妃?”

玄音连忙点点头,擦去眼泪道:“正是臣妾臣妾初到宫中,不懂宫中规矩,望母后恕罪。”

“傻孩子”华太后本就是心善之人,这会儿见玄音面容隽秀,知书达理,心下的好感不由增加一层。

她懂苏夜涵待衣凰之心,然身为太后,皇上没有皇嗣更是她所担忧之事。见得新晋的月妃这般惹人垂怜,自是欣喜不已,再看她独身一人哭得梨花带雨,顿觉一阵心疼,便上前将她扶起,安慰道:“你独身一人前来,想必是想家了吧,不过你既是身为皇上的妃嫔,那日后就要生活在宫里、适应这里的生活才行。今后有什么委屈、有什么伤心难过之事,不要再一个人忍着,到凤寰宫来找哀家说说话。”

见华太后这般慈善,玄音不禁想起自己的母亲,更是有些受宠若惊,呆了片刻,而后连连应道:“是,臣妾记下了。”

【三百五十八】相念本是无凭语

靖韪二年正月二十五,嘉煜帝向各地守将发出旨意,要求各城守将在处理好政务之时,务必抓紧军队训练,断不可拖拉懒惰,若有不遵旨意者,定严惩不赦。

而关于前些日子凤府城极其临近几城守将被撤职严查一事,早已不胫而走传遍各地。因着他们的疏忽,使得南诏王一行人回国途中遭截杀却无力救援,嘉煜帝震怒不已,是以此次嘉煜帝旨意方一传来,众人便开始不歇不休地抓紧练兵。

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嘉煜帝的亲信就会来到他们的地盘,打探查看他们的情况,没有人想在这个时候撞到他的刀口上去。

二月二,青龙抬头,阳气回升天渐暖。

何子等人一路马不停蹄、日夜赶路,终是赶在二月初五之前回到京中,彼时已是风和日丽,雨过天晴。

然清宁宫中却并未见晴,这段时间里苏夜涵只来过寥寥数次,尤其是在撤罢中宫表戈之后,他来过的次数一把手已足以数得过来,且从未在此间留宿。自从玄音晋为月妃之后,衣凰就变得沉默不少,连清宁宫的宫门都很少踏出。

太极宫中两仪殿内,只留了杜远一人,他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看着苏夜涵手中朱笔时而圈点时而批注,眼底有一丝神秘的浅笑闪过,却在苏夜涵突然抬头投来目光之时又悉数掩去。

“杜老心中有事?”他蓦然开口,嗓音清润凛冽。

杜远垂首,微微一笑回道:“老臣没有,心中有事的,该是皇上。”

手中朱笔不由一顿,苏夜涵定定地看了杜远片刻,嘴角挑出一抹清冷笑意,“那杜老倒是说说,朕心中有何事?”

杜远再度垂首,故作惶恐道:“臣不敢说。”

“只管说来,朕不怪你。”

“是。臣猜想皇上心中有事儿,有俩事儿,且事关两个女人,两个皇上身边最亲的女人”他一边缓缓说着一边偷偷抬眼去瞄苏夜涵的表情,果见他在听到杜远所言时眸色倏忽一沉,如炬明眸微微敛起。

杜远当即就要请罪,却听得苏夜涵突然轻呵一声,站起身来。

“杜老不但是医术老练,这眼光,更是老沉且歹毒。”他缓缓说着,大步走到杜远身边,“朕的这点心事在杜老面前,皆是一览无遗。”

“老臣不敢。”杜远看似惶恐,眼中却未见分毫惧意,不紧不慢道:“前些日子皇后娘娘突然昏倒,臣前去探望,娘娘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这些时日操劳过度,心思耗损太多,伤了精神。”

“唔无碍就好咳咳”她无碍,他便心安。不想他刚刚放了点心,自己的咳嗽又跟着来了。他背过身去,抬手覆在嘴边,连连轻咳。

见状,杜远不由无奈摇头,笑容清苦不解。年轻人呵,明明这般关心彼此,却非得要表现得老死不相往来、不愿和好、漠不关心一般,苏夜涵如是,就连衣凰这个他以往认为潇洒不羁的小丫头也是如此。

看来,情之一字,当真害人不浅呐。

“杜老何故叹息?”

“臣叹皇上于疆场之上、生死之间,可面不改色、心不紊乱,退敌千里、卫边疆一土安宁,大气磅礴,气势凛然,可于情感之间,却反倒犹豫踌躇不前,畏手畏脚”

“倏——”一道冷刻目光骤然落在身上,杜远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