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恩,对了,玉倌让我将一封信送到杨老,我得着手派人去办,这可关系到大事不能耽误”,想到这,张邈便匆匆的往外走去。

张玉从地下宫殿中退了出来,已是沧桑的脸此刻紧的更皱的厉害了,陆善堂的奏折他已经知晓,老谋深算的他当然知道其中的含义,但现在如何选择?是进还是退?这关系到大局,因而张玉去请问了宗主。

不过今天这宗主视乎有点不对劲,平常泰山崩于面前都不改色的他居然有点魂不守舍,半晌才道了一句,“长老费心了,一切如之前商议好的一般。”

不过这才是正常的人啊!张玉想了片刻之后感叹道,当年他本也是一个敢爱敢恨之人,只不过为了胸中抱负一改习性,要不是一直和他相处,张玉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他以前认识的那个人。

回到书房,张玉思索片刻之后招来了卢启等一批文官,至于其中商讨何事便不得而知了,但众人却是从晌午一直到日落时分才离开。得到消息的人都不禁暗叹一声,这大汉朝要来一场风雨了,那些没有阵营的为官之人开始努力的往这暴风眼外逃离。

又是一天朝会的开始,刘季照例询问了一番太子大婚的布置事宜,稍后再次斥责了戍卫令单海查案不利,但都是只闻雷声不见落雨,倒霉的单海只能摸着额头的汗珠连称‘罪臣该死!’

一些场面的事情之后,刘季看着殿下默不出声的众臣,心中一阵冷笑,既然你们都不愿先出手,那便游朕开始吧,遂清了清嗓子,“郎中令傅爱卿之事朕已修国书给禹朝,他们也答应会给朕一个交待,这事也算有一个了解,但是这朱雀旅由何人统帅倒是成了一个问题。朕打算提拔陆殷仙为朱雀旅统帅,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听刘季这么说,陆善堂抬起头与身后的宋谦对望了一眼,而张玉、卢启等人依旧是低着头闭目养神一般,但那些御史们却忍不住了。

“皇上,朱雀旅乃是我大汉精锐,并且守卫着皇城的安全,陆小将军年纪尚青,微臣觉得不能但此重任,其统领之人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臣觉得此事万万不可,陆殷仙一来资历不足胜任朱雀旅统领一直,二来若是由他接掌了朱雀旅长安城中一半兵力便聚集到了一起,臣怕会生出事端!”语气慷慨激扬,毛头直指陆善堂!

文臣相责,武将中自然有人接起,“皇上,末将觉得众位御史言语有偏颇之处,陆小将军能文能武之众所周知,朱雀旅乃是我朝精英之师,由陆小将军这少年俊杰领导有何不可!正所谓英雄不分年少,这不仅安抚朱雀旅将士的心,还可以鼓舞我朝百姓,知晓皇上乃是慧眼识英才的明主。”

刘季看着朝堂再次热闹起来,首先跳出来的总是这些不够分量的,真正的主仍是闲眼的看着眼前之事,“都给朕住口,朝堂之上成何体统!陆爱卿,陆殷仙是你的儿子,正所谓知子莫如父,现在你告诉朕这陆殷仙能否担任此职?”

“回皇上,正如各位大臣所说一般,犬子资历尚浅,不足以担任此重任,还请皇上三思,不过至于合适之人,臣倒是心中有一想法,大司空卢启卢大人毕生为我大汉朝耗尽心血,领导朱雀旅自然不在话下,还请皇上恩准。”像是说一件不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一样,陆善堂说的轻描淡写,顷刻间就让本是争的脸红脖子粗的文武之臣不知所措起来。

事先便知道陆善堂上奏之事的卢启等人自然知道这是他以进为退之策,所以在刘季问向卢启之时后者赶忙的上前推辞道,“皇上,臣乃是一介书生,上阵不能领兵冲阵,那有何颜面来执掌三千劲旅?”

刘季闻言点了点头,似乎无意之间随口问道,“张司徒,你有何高见?”

张玉睁开闭着的眼睛,突然止不住的咳嗽起来,好一会才平息下来,有些虚弱的道,“皇上,老臣身体染疾,还妄皇上见谅!”

“无妨,老大人是我朝国柱,还望多保重身体啊!”

心中有些冷哼,张玉还是行了一个礼道,“皇上,老臣觉得各位同僚所说都有道理,不如这样,老臣将手中的白虎旅交出来给陆小将军率领。老臣相信虎父无犬子,白虎旅有陆小将军率领定能日益精进。至于朱雀旅臣倒是觉得鲁海很适合,此子生性虽然有些鲁莽,但是识得大体,而且他本来就是朱雀旅的偏将,由他率领老臣相信朱雀很快便能恢复过来。”

又来一个逼朕的!刘季心中怒火中烧,一个个都以退为进!此刻刘季真想把他们都拉出去砍了,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虽然心中急着向学宗夺权,但这件事必须要谨慎行之,若是操之过急便全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