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又是这么一句,电视上看到的已经够多了,没想到自己还遇上了,他与裕兴帝之间还须顾及什么君臣之礼,愚忠这个词根本就不在刘风的字典里。

见刘风往仓中走去,张邈笑着一摆折扇,“欧阳大人,那就恕不远送了,您老回去骑马当心点,别磕着碰着把这老腰板给伤着了!”

说完张邈大笑着追着刘风而去,留下脸色不断变化的欧阳则盯着三人离去的背影,最终这官场老手只能一甩衣袖往皇城而去。

“什么?这小儿居然抗旨不遵!”

病榻上的裕兴帝心中怒火顿时生了出来,古往今来有哪个臣子是在朝廷下了几十道圣旨才施施然然的领命而来?

现在到了澜陵,竟然直接抗旨不遵,任凭哪朝当权者都会气急难忍!

养心殿的地上,欧阳则正满脸是汗的跪着,对于这次纷争他只想保全自身,之前去传口谕心里就极为的忐忑,不明白裕兴帝为何让他来做这件苦差,难道在皇上的心中已经将自己与刘风划到了一起?

一想到,欧阳则就忍不住的想哆嗦,低着头不敢说话,生怕皇上一个不高兴,迁怒与他,把欧阳府给拉倒城西的菜市场。

在孙沫飞的安抚下,裕兴帝终于恢复了平静,只是沉默着不说话,让房中的气氛很是压抑,那欧阳则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欧阳大人,你先回去吧,皇上身体有些不舒服,需要早点休息了!”

孙沫飞的声音响起,这对于欧阳则来说简直如同天籁之音,微微的抬头看了看裕兴帝,见他并无出言反对,这才对着两人行了个礼躬身退了出去。

“父皇,这件事能不能交由儿臣来处理?”

待欧阳则离去之后,孙沫飞冒着触动裕兴帝生气的危险,再次向提出这个请求,在他心中,这根本就不应该发生。

刘风与他经历过生死,而且孙沫飞相信自己识人的本领,刘风根本就没有野心,父皇这强行除去鹿鸣的主张或许就是一个错误。

所以,他极力的想化解这个错误,消除了隔阂,父皇才能安心的养病,刘风也能再次为大禹朝出生入死,这是他一个为人子,为臣主所该做的事情。

“皇儿,你不会懂的,朕的主意是不会改变,等些时日之后,你就会明白朕的用心,江山如棋,每走一步看起来也许平淡无常,但却是蕴含杀机,只有步步为营才能笑傲天下,指点江山!”

裕兴帝一如往常的拒绝了孙沫飞的请求,并挥手示意自己疲乏了,见此情形,孙沫飞只能憋住想法往殿外走去。

既然父皇不愿听从,他是不是该自己着手做些什么,为了父皇,为了大禹朝,这位监国掌事的太子突然间感到肩上沉重了几分。

烛火在不时的跳动着,靠在床头一直闭着眼的裕兴帝猛的睁开双目,唤来了门口候着的于总管,“让你准备的事情怎么样了?”

“老奴都已经安排下去了,随时可以行动。”

“这就好,这小儿现在身手了得,即便连圣境的高手都对付不了他,能以一艘战船来换其性命还是值得的,让他们动身吧,要干净利索,任何把柄都不许留下!”

战船上,吃完酒菜,刘风三人正在仓中商议着下面的计划,对于刚才刘风的抗旨不遵张邈与韩杰都觉得有些不妥,因为之前在鹿鸣无视圣旨可以算作身体有恙忙或者行途耽误,但是到了澜陵城再不领旨,是不是显得有些飞扬跋扈了?

毕竟这次进京就是想在理上站住脚,而君臣之礼可是人伦纲常中的重要一点。

对于两人的担忧,刘风倒是显得有些不以为意,要是跟着欧阳则进了皇城,恐怕现在已经被裕兴帝逼的毫无招架之力了。

“玉倌,你说的也不错,照这么看来,我们处在了惊退两难的境地,还真是让人头疼!”

张邈用扇子敲着桌子有着苦恼的说着,韩杰也是愁眉苦眼不知该如何是好,良久才憋出一句,“难道我们要一直在这船上待着?”

“最近一段时日恐怕是要这样了,不过白天还是得往城中多走动走动,要让所有的百姓知道我们来到了澜陵,而且是奉旨而来!”

“这到不是难事,其他城池早已经有杂家的弟子在说道了,这澜陵城中虽然我派弟子不多,但是我们可以搞一个才子佳人会什么的,既能吸引民众的注意力还能提升你的名气。”

“齐修这方法不错,玉倌虽然没有多少佳作问世,但是长安之行时已被世人当做奇才,而且借此机会,也能让我结识一些美女佳人,岂不是众望所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