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大殿上有些寂静,孙沫飞低头不语,朝臣们大气也不敢出,任何人都明白水灾对于多河的东禹的影响,所以这种事情是插不得嘴的。

这个时候,孙沫飞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丝的后退,想到数百万的百姓生死便在自己的决定之中,只觉得屁股下的龙椅烫的慌。

“逸清,我相信你可以,别让我失望,做一个让世人称颂的明君!”

刘风的话闪现到孙沫飞的脑中,不知道何时开始,那个单薄的身体也开始成为他依仗的对象。

他不会负我的!

猛的抬起头,孙沫飞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天意难测,朕乃一国之君,应当更加的小心,对于东陵王的所奏,朕觉得要谨慎对之,着内阁立刻开始督促各城池的防汛筹措,若是由不得力者杀无赦!”

“皇上,如今是农忙播种之计,要是正动用百姓去做见不到影的事情,可是劳民伤财,会民怨载道啊!”

听到孙沫飞的决定,许逾忙出声劝阻,内阁之中,也有阁臣一同附和,在他们看来,东禹的堤岸防护早已经坚固无比,哪里还需要重新整治?

“朕心意已决,不容反对,立刻往各地派出监理之臣,监察地方城池,违令者斩,不得有误!”

孙沫飞一甩龙袍,退出了乾光殿,许逾心中有着忿恨,但也无法再劝,而数十位的阁臣虽然吃过刘风的苦头,不过此事关系这民生社稷也不敢以公报私,忙开始商议起来。

“父皇,您觉得儿臣这样做是对是错?”

养心殿,孙沫飞坐在裕兴帝孙玉钰的床前,轻声的低问着,这些日子独自处理国家大事,遇到难以决断之事总会来这,即便昏迷中的孙玉钰不能听到,但是和他说出来,孙沫飞也觉得心中踏实多了。

在孙沫飞低首的时候,床上的裕兴帝睁开了眼睛,用干枯的手伸向孙沫飞,抓着他的手,“痴儿,那小子谋定而后动,不会错的。”

说完,不管孙沫飞的呼声,再次陷入昏睡之中,而习以为常的后者小心的将他脸上的细汗珠擦拭掉,接过一旁于总管手中的扇子轻轻的扇了起来。

两天后,在西汉,君天殿,在上演着与东禹皇宫相似的情节,刘季正一脸恼怒看着殿下跪着的问天台祭酒孔令,“说,大汉会不会也受灾?”

额头上汗水不断的往外冒出,这个时候,孔令当然不能说自己之前望天像时所没放在心上的微小变化,“皇上,我朝乃是玄武大帝所佑之所,雨水当是润泽,水涝之相从未出现,不过天威难测,下臣也有难以参透之时。”

“难以参透?”

殿上传来刘季冰冷的声音,“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朕要你作何,来人,将孔令打入诏狱!”

一句话,让孔令跌坐在殿上,左右却未有敢开口求饶者,刘季这性子朝臣都明白,现在开口只会受到牵连。

更何况,东禹都着手准备防汛的事情,孔令却只字未提,还以天意难测为借口推脱,这不是表明了自己的无能?

“父皇,儿臣觉得此刻当不是追究责任之时,应当快速的传令各地,尤其是沿江河的城池迅速的部署开来。”

殿首,一身紫色蛟龙服的刘潇躬身说道,在他的身后,是身体微胖的刘岚,小家伙也点着头,出声附和,“儿臣也觉得太子所言甚是。”

不知道刘季是什么打算,竟然打破了皇子十五岁之前不得入朝的规定,在半个月前,力排众议,让太子刘潇随朝听政,而未封王的皇子刘岚也可以一同前来,当真是绝无仅有之事。

本来许多人是持着祖制来反对刘季的做法,特别是那些御史,更是要以死相谏,可是刘潇与刘岚的表现却让朝臣咽下了话语,小小年纪,但对事情看得还算通彻,也常有过人的见解。

听了刘潇的话,刘季克制住了怒火,袖袍在胸口挥过,“传朕旨意,由张司马负责此事,若是不得力,必严惩不贷!”

闻言,闭眼的张玉睁开惺忪的双目,看着高台上的刘季,心中闪过一阵鄙夷,真是好盘算,竟然想一石二鸟!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抢险(一)

变态电子书 更新时间:2012…4…23 7:16:41 本章字数:4082

“连刘季都采取行动了,看来黎民百姓要少受些苦了。”

将手中的密信放到桌上,这是在西汉的眼线传回来的消息,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封信,刘风心中反而松了口气。

本以为洪水会给西汉打来打击,减少刘季的实力,也好为他报仇减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