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玉安一个趔趄,曹诵也一脸尴尬。最为高兴的要数璎珞了,她笑着拍着手道:“你本来就姓高嘛,风筝自然会飞很高咯!”

玉安的胸口剧烈起伏着,浑身却像被冻僵了一般,没有表情,也不能移动脚步。曹诵伸手去扶她,却被她一把甩开了。

她转过身向着来时的路走去。一步步挪动着,每一步都那么艰难,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多年前在万春阁的日子。头顶上永远是狭窄而阴霾的天空,身旁永远是高耸而阴冷的墙壁,而身边,永远是遥远而模糊的人群。

生活将笑容从那个少年的脸上夺去,也夺去了她心上的那一缕阳光。

她就这样一路走着,一直走到内东门。迎面来了一群抬着明黄色箱子的人,正在接受内东门的内臣的查问。这些人身着奇装异服,言谈举止都有些奇怪。为首的那位身形魁梧,衣着最为光鲜,周身则透着一股贵族气。

玉安恍然想起了前些日偶然听到的消息。说是高昌回鹘新汗即位,派了最信任的弟弟达斯塔王子前来朝觐。高昌回鹘本属于大辽的属国,却与宋朝一向交好,此次朝觐又进贡马、骆驼、镔铁剑、玉石、琥珀等珍宝若干,而其地理位置上西通大食国,东连西夏,极具战略意义,自前朝以来历代君王均给予了这个小国很高的礼遇。

这沉沉的十几箱赏赐想必便是丝绸、布帛、茶叶、瓷器等回礼。只是宫规森严,即使皇帝赏赐也必经内东门司逐一查验,他们才暂时停滞在了这里。查验完毕后,内东门司的内臣向他们作揖行礼并送他们出去。可是当行队已经渐行渐远,为首的王子却频频回顾,目光在玉安的身上流连。

曹诵怒不可遏地挡在玉安跟前道:“听图画院的画学生说这个回鹘王子十分*,昨天参观书画时便望着几位娘子和公主的画像出神。我还听说他第一次面圣时,官家问他想要什么赏赐,他竟然开口便要官家赐他画中的女子,不过官家倒是好脾气,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和几位大人大笑了一番。”

玉安望着他的背影,眼睛里突然闪过一道亮光,“这位回鹘王子可有娶妻?”

曹诵仍旧不屑地说:“未曾娶妻又怎样?回鹘冬季寒冷若冰,夏日炎热似火,即使是宫中的低品宫女也不会愿意嫁到那地方去的。”

东宫里,堆积如山的书籍后面是祈鉴的脸。一本本书从手里经过,他没有半点不耐烦的神色,但眼底却藏着重重的忧虑。官家醒来后突然增添了许多关于他的是非,他不能坐以待毙,却也不能将他那些因心急而险些误了大事的手下人绑上殿去。忠诚的心不可被伤,否则日后还会有谁效忠于自己?

该怎么办?他放下最后一卷书稿。这时小春子走过来提醒道:“前去梅宅送信的小黄门已经回来一会儿了,不出意外的话漱雪姑娘现在已经起程,殿下该更衣去探望未来的太子妃了!”

梅家的人早就回到了宅邸,而漱雪姐妹亦安然无恙。但那次之后,祈鉴心里一直有所牵挂,可漱雪却似千方百计地回避与他见面。而另一面,未来太子妃自从得了风寒后便一病不起,他屡番探望,她亦因容颜憔悴而拒绝不见。祈鉴便心生一个计策,以太子的身份令漱雪前往为准太子妃诊治。这样一来可以在贾家见到她,二来也可以惩罚她的傲气,况且如果她治好了太子妃,日后若要纳她,一切便顺理成章。

这样做他亦心知对漱雪太残忍,但心底却似有一股火苗乱窜,使他无法控制自己。

正在这时,一个侍从匆匆从外面进来,手里握着一封信,“晨晖门值守的人送来的,说十万火急,要殿下亲启!”

祈鉴匆匆打开信,原本疑惑的脸一点点变得苍白。漱雪在前往贾府时被人绑架,绑匪要他在一个时辰后赶到金明池西边的树林。

他策马飞驰,一路穿过闹市,越过西山,到了绑匪指定的树林,那片枫树林却比他想象的大上十倍。除了落叶簌簌,马惊栖鸟,没有半点儿别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他来到了一个宁静的湖边。那湖泊很小,四周却是整齐的枫树与苇草,水面青荇摇荡,难得的静谧。湖边的枫树下站着一个姑娘。

竟然是蘅冰。祈鉴满腹狐疑地勒住马,见到她的神情仪态如此从容,他顿时明白这封信是她送的,所谓的绑匪也都是她所杜撰。

蘅冰身穿粉色上衣,不远处一匹枣红马正悠闲地啃着草儿。汴京大户人家的姑娘会骑马的是万里挑一,蘅冰算一个。这天的蘅冰不再像以前那样鬓角还垂着两个小辫子,她乌黑如云的头发束了起来,绾成了一个斜着的飞云髻。

祈鉴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