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紫萱见那妇人如此紧张,不由心中生疑。

夏思对紫萱道:“这是我娘,她眼睛坏了,脾气也不好,因为我爹上灵山失踪了,所以您别介意。”

景天这时走上前问道:“那山有那么危险吗?”

夏思道:“听说有仙人施法,可以让人去到过去未来不过有我带路就没问题,或者买我的竹杖也行!求求您啦!我已经三天没有生意了”

那妇人这时道:“思儿,不许这样!”

紫萱则问道:“你爹失踪多长时间了?”

夏思道:“十年了”

景天问道:“十年?你几岁?”

夏思答道:“下个月就十岁了”

紫萱又问道:“你爹是怎么失踪的?”

夏思道:“我爹是做山货生意的,常常上山收购山货,本来每次上山三五天就回来的,可是那次再也没回来。”

那妇人又喝道:“思儿!怎么说不听呢?客人要买什么竹器就拿给他,如果不买,也不要光顾聊天就误生意,知道吗?”

夏思便对景天和紫萱说:“您随便买点什么吧!这位大哥哥也是,好不好?”

景天就道:“好!就买五百文钱的竹器!”

夏思一听,就吓得傻了眼道:“五百?可我没有那么多货啊?”

景天道:“不用!就是这个竹哨子,五百!怎样?”

夏思连忙道:“真的?太谢谢了——”

那妇人道:“思儿!不要平白受人恩惠!客人,我们店小,没有五百文的货,招持不起您这样的大主顾,您还是去别家吧!”

景天道:“您听错了,不是五百文是五文!嘘!别做声给你。”他向夏思示意,夏思知道二人是好心人,就把竹哨给了景天,并收下景天的五百文钱,再三称谢。

景天和紫萱走出屋后,紫萱就继续去打听消息,景天本想陪同紫萱一起前去,忽然看见对面的房子前,正有数人围观,景天好奇心之下,便走了过去。没想到在人群中,竟然发现了那位唐门的小姑娘。

原来这里围观的人正围着一名在卖布的书生,而那位小姑娘就正在看他的布。景天就连忙走了过去,这时听见有人说:“又是他啊,已经连着四五天站在那里了——”

“老兄,我猜你是头一回来蛮州吧,要不哪会不知道这书呆杜良真。他啊,一个读书人放着大好功名不求,卖破布倒卖了六七年。想当初我闺女阿碧还巴巴地盼着能被他娶进门,可转眼我外孙都快七岁了——”

“他真是个傻子?”

“管那么多!你别去理他就是。”

杜良真对小姑娘道:“小姑娘,要不要看看这块料子?喜欢的话,让你哥哥买给你”

那小姑娘说道:“他不是我哥哥,我也用不着什么‘料子’?”

杜良真道:“那也没关系,可以看看!”

景天道:“对,对!看看也无妨。”他便上前去看杜良真手上布,一边看一边说:“这料子谁染的?颜色弄得东一块西一块不说,看起来还旧是像抹布。”但是用手去触摸的时候,却让景天心中暗忖:“唔,非丝非麻,柔韧异常,拿在手里也轻得没份量,恐怕不是凡品”

杜良真这时道:“是我娘自己织的。”

景天道:“我明白,你娘年纪大了眼睛不好。这样吧,料子我买下,五十文钱够不够?”

杜良真却道:“对不起,我娘说没有五千文卖。”

景天吓了一跳道:“什么?五千文?简直是乱开价,难怪听人说你卖了六七年也没脱手。今天遇上我这好心人肯出钱——”

杜良真道:“可我娘就是这么说的”

景天道:“一口价,五十文!不能再多了,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你今天要是不卖,说不定再站个十年都没人理。”

杜良真思忖一阵,便说:“那我得回去问问我娘。”

景天道:“真不爽快快去快回!”

杜良真便先行回去。景天和那位小姑娘站在原地等候,可是等了许久,还不见他回来,景天道:“好慢”

小姑娘道:“不要着急,他一会儿就回来了!”

景天道:“你怎知道他不会骗我们在这里傻等?”

小姑娘道:“我就是知道!”

果然,再过了一会儿,杜良真回来了,景天便道:“等你半天,可算来了。怎样,你娘答应了吧?”

谁知道杜良真却神色有异,他支吾着说:“我娘她我娘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