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部分 (第1/4页)

�H巫槌な且饬现惺拢��蚊�钌�飧瞿昙鸵丫�恍〉摹靶氯恕保�窗��颂�嗟哪谌荨�

李声也是如此。任何时候,负责工程招标都是肥缺。

李声跟邢梅说了心里的疑虑,邢梅感觉到这件事有些蹊跷。

“听起来不错呀。但你新来乍到,这种好事怎么会轮到你?跟局里推了吧。咱们都快退休的人了,现在什么也不缺,推了吧。”

“会不会让余局长难堪?”李声觉得余向高对自己很不错。

“那就去跟荣飞说说。北阳的情况咱两眼一抹黑,高公路是多大的工程,动辄上亿。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李声知道自己来交通局和在局里站住脚的背后有荣飞的影子,于是跑到家里找荣飞问计。关于北临高,荣飞掌握的情况不是李声这个交通局新丁所能比拟的。就李声关于为什么要他去筹备组负责工程招标,荣飞耐住性子将前因后果讲了。

北临高是省会北阳至g省除北阳外最大的城市临同的高公路,也是g省筹划的第一条高。有关部委的批文都拿到了,但因为北北高的资金筹措跑在了前面,而且对方的来头极大,香港荣氏投资g省这样一个落后的内陆省份堪称奇迹,省里自然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北北高成为省里第一条高公路。

等北北高的建设临近尾声,北临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庆后,省长梁宏组织会议多次研究北临高的建设问题,省里成立了北临高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由主管交通的副省长陈建生担任北临高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省交通厅厅长徐彬、北阳市长程恪、临同市长李永华担任副总指挥。其中徐彬厅长为常务副总指挥。

具体实施,北临高还是由省交通厅牵头。

工程最挡手的还是资金问题。最终决定,北临高的建设资金由国家、省、北阳市与临同市四方共同出资建设。除掉国家的投入,其余45的资金缺口要省市两级解决。梁宏省长亲自组织协调了资金分配比例,最终的比例为省里拿7个亿,北阳出4。5个亿,其余的3。2个亿由临同负责。让两个市长当了副总指挥,也是为了落实资金问题。

临同不同于北新,它的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北阳,煤炭与化工是它的传统强项,尤其是煤炭,绝对是全省第一。因此省里在筹划北临高上马开工时,对临同没有客气,也没有听临同的诉苦,兄弟省市的高建设如火如荼,g省只有一条百十公里长的北北高就能满足吗?而且,设计中的北临高比北北高的等级要高,北北是双向四车道,而北临是双向六车道。

整个工程预计工期为26个月。距离比北北高多114公里,但施工难度要小于北北,隧道桥涵的数量每百公里比北北少四分之一。全线仅有一座特大桥。

程恪最难的是资金。按照省交通厅拿出的建设方案,明年四月开工,第一期工程北阳需要拿出2。7个亿。这笔款子需要在二个月内到位,第一笔到位的款子不得低于1。3个亿。

但北阳拿出小5个亿的建设资金很难。91年的交通投资,市里有自己的盘子,市委常委会已经听过交通局和规划部门的二次正式汇报了。1991年,北阳市将开工建设北阳的外环公路,以缓解中山、解放等几条主干线的压力。环线建设的预算资金高达3。4个亿,如果再上北临高,市里的资金压力就非常大了。

初步计算,北阳市的资金缺口在2。9亿以上。虽小说就然资金不是一下子拿出来的,但一年年解决2个亿的缺口还是让市里感到压力极大。而且,市里对省里这种“转嫁压力”的办法很有意见,市里的很多人认为,修建高本来就是省里的事,资金不够去向国家要啊?

省里的任务已下,现在必须面对资金压力了。但这是市政府的职责,第一责任人就是市长程恪。

讲到这儿,李声好像明白了,“市里是不是让联投解决这三个亿的资金缺口?”

“联投也不是印钞机。麒麟汽车近几年一直都是花钱的大户。我真拿不出三个亿的闲钱。否则我贷款干嘛?”

“是啊,银行不会给贷款吗?”

“市里上马的环线工程有一半的资金于银贷。银行也有规模的限制呢。”

李声知道荣飞和程恪的关系,自己一家来北阳安家可都是程恪的关照,“可是,程市长的忙你总的管吧?”

“我答应他明年年底提供最多2个亿的资金。具体形式需要再议。”

“所以局里让我来搞招标”李声好像明白了。

“没错。余向高是程恪的人,如果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