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 (第1/4页)

故而那胡人兵士前脚才走,这些边城百姓便忙不迭地收拾好财帛细软,逃出城去。

这些百姓的逃离行为,引起了守城将士的警惕。

他们担心失去边城这些百姓的后勤支持,一旦胡人兵士卷土重来,其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出于这层顾虑,边城的城主开始下令关闭城门。

所以,当钟无双一行到达城下时,整个边城,已经处于一种只许入,不许出的半封闭式的管理状态。

而整个城的城门口,已经被吵吵闹闹嚷着要出城的边城百姓,堵得水泄不通。

那副帅率领的一万铁甲骑士而来,又俘虏了大批胡人兵士,这让出不了城的边城百姓,心里多少有了些底气,不再那般惧怕了。

渐渐地,一些百姓在守城将士的劝说下,又见了那些被俘的胡人兵士后,终于各自回家了。

然而,还是有些富贵人家,已经被胡人兵士连续的攻城行为吓得对朝廷都没有信心了,一心只想出城,犹自围在城门处吵闹不休。

一团混乱中,倒是让一直怏怏地打不起精神来的钟无双,敏锐地嗅到了一丝商机。

她突然想到,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比发战乱财来得更容易的了。

通过这一路的观察,钟无双发现,但凡离城的,俱以贵人为多。

她突然想到,不仅是这个时代,便是在进化了几千年后的现代,人们也多是故士难离,便是有那事不得已少小离家的,到老了,还想着要叶落归根。

这时世的人,对故土鬼神的依恋,是远远要超出现代人的。

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如果不是自己的性命已经朝不夕保了,时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当然,也有大部分的贵人,为了保全自己的产业选择外逃的。

因为像这一类人,他们不像一般的庶民,除了性命之外,他们还担心自己的财帛被掳。

这一类人,他宁肯抛售物业逃离此地,哪怕等到危机过后再重新回来都行。

若说商机,自然得从这一类人身上去找了。

钟无双天生敏锐的商业嗅觉,让她立时断定,此时的边城,正是她置家安业的最好时机。

心里有了主意,钟无双便向驾驶驷马兵车的御人示意,让他使人叫那副帅近前。

那副帅刚一前,钟无双便告诉他,自己要下车去边城转一转,看一看。

虽然不明白钟无双是何用意,但现在,那副帅对钟无双已经敬若神明,对她所说的话,无不言听计从。

不过这副帅为人,尚算粗中有细。

虽然他并不反对钟无双四处走动,但出于对她安危的考虑,那副帅提出,派出八名铁甲骑士陪侍在她身侧。

钟无双也知道,整个边城在经历了刚才破城的惊慌之后,人心已经不古。这时世虽然世风纯良,但也不乏一些趁火打劫之辈,自己一个妇人,孤身在这城里游荡,难免有性命之忧。

想了想现在边境的处境,钟无双便接受了副帅的好意。但她嘱咐那副帅,让他交待那八名甲士,务必得退去盔甲,以常服装扮跟在她的身侧。

那副帅疑惑地答应着照办了。

当八位魁梧的甲士身着常服出现在驷马兵车身侧时,车帘一挑,从里面走出一位翩翩贵人公子来。

甲士们一惊,心想:难怪副帅对车内之人如此恭敬,原来是位贵人。看来,此次战役大胜,想必副帅得了贵人相助的缘故。

甲士们这么一想,便对看似单薄,作贵人装扮的钟无双,更为敬畏。

身形单薄的钟无双,身后有了八位威风凛凛的甲士相衬,无论是那份气势,还是那份她与生俱来的贵气,让她不自觉地多了份让人不敢逼视的风采。

这么随意地在边城走了小半圈后,钟无双便发现,原本应当热闹的街市,此时死气沉沉,没有半分生气。

钟无双一边随意走着,一边细心观察。

这一观察,还真叫她发现了不少挂有“待价而估”字样的帛书。

这时世,只有贵人才识字,也只有贵人,才会用这么文绉绉的方式将所有物进行转手,或是抵押。

这些,正是钟无双要找的目标。

她在这些“待价而估”的帛书里细细挑选比较,尔后又上门察看之后,终于相中了一处安静的居所。

这是一处富余人家七进七出的宅子,她带着八位甲士进去细细察看之后,得知这宅子,原是孙姓旁枝世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