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如今看来,使她想得太天真了。

《如果注定要离别》的旋律忽然响起,薛景书才注意到,已经到了宗宇生命走至尽头的一幕,耳旁的啜泣声很清晰,薛景书扭头看观众们写满感动的面庞,知道这部电影确定是成功了。

可是,我现在真的不想听到这首歌啊。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了有些亲提的反对意见,宗心也在反思是不是在描写一些不太好的地方上投入了太多精力(你怎么不说你是被脑袋的文锻炼出来了),不过接下来对两人感情的处理宗心打算按照原计划,无论是景书还是志龙,都需要慢慢地成长与改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看了话神中龙哥在后半部分对分手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和我之前对两人感情发展的规划几乎是一样的啊啊啊啊——宗心激动了。

2009年过去以后应该就不会有大虐了,我会试着把一些情节写得欢乐点的。

宗心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去吃了顿香辣虾结果回来嗓子就哑了,果然还是不能碰辣吗?大物实验报告之类的事情也挺多的,对亲们评论的回复可能不是很及时,但欢迎亲们提出自己对于文章的意见,会尽量回复的,只是能不打负分吗?

有亲说评论少是因为我发得太晚了,我打算以后改在晚上18:00发,依旧三天一更,大家意下如何?

五月开始各种考试,到了六月还要考四级,我现在要努力攒存稿啊。

顺便说一句,4日的时候宗心和室友跑到芜湖的方特主题公园玩,有一个类似过山车的东西(貌似叫空中飞舞),我去的时候就听上面的人在尖叫,然后广播里放的音乐是《死一样痛过》那东西不是很可怕我上去的时候没尖叫,还试着模仿runningman有一期中一个环节在空中唱歌来着,可是下来的时候很难受,因为那个东西在空中晃来晃去的,宗心晕车不经晃啊。

☆、九月

科学史上有两个很重要的年份——牛顿的1666年和爱因斯坦的1905年。1666年,正在剑桥大学读书的牛顿为了躲避瘟疫蛰居农场,期间做出了创立微积分、提出万有引力和光的色散理论的重要成就。而在1905年,年轻的公务员爱因斯坦发表了他利用闲暇时间做出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在量子力学领域举足轻重的光电效应,以及人尽皆知的相对论。

1666年之于牛顿与1905年之于爱因斯坦,都堪称他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页,甚至在科学史上,这两个年份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为了纪念爱因斯坦,1905年100年后的2005年还被定为“国际物理年”。而如果娱乐界也要编一部史的话,那韩国的娱乐圈一定不会忘记一个时间点——薛景书的2009年9月。

九月已到末尾,有关辱韩事件的喧嚣逐渐散去,关注此事的人急剧减少。新闻的保质期向来不长,人们都要过自己的日子,注意力不可能一直放在一件与自身生活无关的事上,辱韩事件能持续二十天成为热点话题堪称奇迹,也奠定了它2009年韩国娱乐圈第一大事的地位。

宽容与原谅正式地成为了主旋律,欢迎朴宰范归来的声音也开始冒头。然而当事人朴宰范在西雅图相当低调,连出门都很少,有不少记者远赴美国想捞着些新闻,却都捕捉不到朴宰范的踪迹,就连最早为朴宰范说话的《朝鲜日报》记者赵艺珍,也只是找到了辱韩事件中朴宰范四年前聊天的对象——朴宰范的好友、美籍韩裔文允勋进行了专访,不过也正是这场专访,配合着《departure》在youtube上得到的留言,成功地将“原谅朴宰范”与“维护国家形象”联系到了一起。

这件事主要是赵艺珍在做,薛景书没有参与太多,只是与朴宰范沟通了一番,进而将文允勋和赵艺珍搭上线而已,至于朴宰范那闭门思过一般的低调,那不是薛景书的有意安排,是因为朴宰范现在还害怕见到记者,甚至害怕人群。

而身为辱韩事件的第二当事人,薛景书以一曲《departure》将这件事的关注度推上顶峰,当事情尘埃落定以后,薛景书的损失不小,收获却远远更多。

在个人形象方面,自然有不少人认为薛景书是“不爱国”的,薛景书的anti较之前翻了三倍有余,但“仗义”的标签也贴在了她的身上,而遭殴打、被封杀的新闻又触动了绝大多数人的同情心,现在的薛景书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善良热心,坚强努力,真性情,还有值得同情。

哦,对了,薛景书和朴宰范的绯闻问题被cube发布的一条声明解决了:薛景书本姓朴,与朴宰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